11月1日,2025湖州民营企业家节暨政企同心系列活动开幕。开幕式上,11位受益企业代表为获得湖州市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创新实践案例的11个牵头部门颁奖。我局申报的《深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三位一体模式 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案例成功入选。

  知识产权是推动产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面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烈、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等问题,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系统构建“创造—运用—保护”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提质增效,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多项创新做法获得省级认可,“AI+知识产权”服务童装产业发展模式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2个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01.强化创造引领,培育高质量专利

  出台《湖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意见》《湖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定》等政策文件,构建高价值专利协同培育机制,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专利库。持续推进浙江绿色知识产权推广中心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支撑。截至目前,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8.84件,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二;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109件,增速全省第一。

  02.创新运用机制,激活知识产权价值

  实施专利产业化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入库企业1466家。开展知识产权促进“两链融合”行动,推动专利导航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累计实施专利导航项目57项,发布可转化专利清单1200余项。成功获批建设省级新型储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评中国专利奖4项,培育省级高价值专利平台和项目13项,区域公共品牌达66件。积极探索“先用后转”“先转后股”等新机制,有效激活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03.完善保护体系,构建协同共治格局

  建立覆盖16个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协作机制,迭代“法护知产”数字化应用,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外观设计专利预审周期压缩至7天,效率提升90%。获批成立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湖州分中心,在全省率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建设“湖州市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平台”,集成项目申报、数据检索与AI商业秘密保护等功能。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支撑作用,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打造更优的知识产权生态,助力湖州建设“企业最有感”的一流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