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明了主攻方向。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相互交织的关键节点,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支撑。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力量,必须勇担使命、主动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要文章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这一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阐明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极端重要性。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林晓华说,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底气所在。只有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的巨大潜能,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和韧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只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干部杨云表示,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职责,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准确把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点任务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要文章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五统一”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一开放”即持续扩大开放,实行对内对外开放联通。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是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章明确指出当前需要解决的六个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着力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着力补齐法规制度短板、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表示,这些问题切中要害、直指关键,是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顽瘴痼疾,也是市场监管工作必须着力突破的主攻方向。

  黑龙江省北安市市场监管局干部曹巍说,市场监管部门要紧紧围绕“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聚焦六个重点难点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标本兼治,既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障铺路、保驾护航。

  市场监管在破除卡点堵点中的实践路径与主要成效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出台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健全制度体系,筑牢统一大市场法治根基。推动反垄断法实现颁布15年后的首次大修,完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升为法律规定。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对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行为强化制度约束。制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支撑法律实施的配套规章,建立灵活完善的合规和执法指南指引体系,推动公平竞争法治环境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

  强化执法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强对重点领域垄断风险的监测评估,强化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为防范和制止网络市场无序竞争设置红灯、划出底线。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查处供水、燃气、建材、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有效降低公众生活成本和经营主体生产负担。加强平台经济、自然垄断等重点领域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十四五”期间共审结案件3400件,查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145件,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严格公平竞争审查,破除行政性垄断。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各级政府拟出台的文件严格把关,“十四五”期间共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对1.14万件提出审查修改意见,从源头上防止了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出台。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坚决纠治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的行为。加大对企业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其中查办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推动线下线上市场竞争生态持续优化。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在政务服务、企业信用、监管执法、标准认证等方面实现“异地同标”。沪苏浙皖联合发布实施《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三省一市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和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湾区标准”244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这些区域市场制度规则的逐步统一,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起到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要文章提出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以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更实举措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持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湖北省秭归县市场监管局干部吴雪芳表示,要加快推动反垄断法配套规章修订完善,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竞争规则供给,制定更多行业性、领域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指引,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行为规范。推动完善招标投标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制度标准的刚性约束,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

  加大对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整治力度。河南省周口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崔健表示,要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原料药、公用事业等垄断易发高发行业的监管。强化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完善平台企业合规管理机制,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以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干部陈彬彬表示,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对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从源头上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坚决纠正地方保护、区域封锁、指定交易等行为。建立健全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机制,推动监管信息共享、执法标准统一、案件协查联动。

  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福建省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吕真娜说,要加强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鼓励优质优价,反对低价劣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市场动态出清。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健全企业正常申诉渠道,完善投诉处理机制。配合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清单,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补贴政策体系。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干部陶彦川表示,要总结推广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经验,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在政务服务、标准认证、监管执法等领域深化合作,促进区域间规则互通、标准互认、执法协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建设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内外贸优质企业。

  完善市场监管协同治理机制。河南省洛阳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周晓瑜说,要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市场监管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树立正确政绩观,对违规招商引资、搞地方保护、“新官不理旧账”等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对性质恶劣的严肃追究责任。

  基层市场监管干部一致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担使命、守正创新,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