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南京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斩获国家级法治建设领域最高荣誉。
近年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化、向纵深推进。以法治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南京荣获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并成功创成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法治名片愈发闪亮。
2023年5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启动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南京将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明确为“十四五”时期法治南京建设的重点目标,将创建工作连续两年列为法治督察重点,组织各级各部门对照创建指标开展“全面体检”,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以创建促提升,带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南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出台省内市级层面首部营商环境立法《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并形成覆盖全市域、全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清理不符合法规规定的现行制度文件73件,目前营商环境领域现行有效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0余件,配套制度、措施、政策文件百余件,为消除各类经营主体“痛点”奠定了坚实法制基础。
以文明执法推动全民守法。南京全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颁发全国首张零售药店行业综合执业证。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全省首推“竣工即交付”。在市场准入等领域推广“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推进线上“水电气”公共事业服务报装联审,加速项目落地。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实现从项目登记到合同签订全流程“零跑动”。同时,在全市42个重点领域建立新型信用监管机制,33个行业定期发布年度信用评价结果,启用企业“安全信用脸谱”系统,实施量化信用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针对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措施,施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精准服务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
在政务服务方面,南京设置市政公用服务联合办理窗口,实行企业“一张表单”联合报装。在江宁—博望等都市圈毗邻区街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南京都市圈通办”线下专窗。深化“政银合作”,实现在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企业开办所有事项。打造“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200余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300余个事项实现“免申即享”。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形成626个标准化应用场景。
南京顺应法律服务业发展趋势,在江北新区等板块多点布局,形成“1+N”总体框架的法律服务集聚区。南京法治园区着力打造“两庭五院+公共法律服务”的法治服务高地,司法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中国(江苏)自贸区仲裁院、宁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境内外高端机构加速聚集,为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双区叠加”优势发挥提供优质法律支撑。各法律服务园区坚持错位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
南京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等依法审慎适用羁押和财产强制措施。率先建立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创立全国首个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全类型破产保护模式。成立南京国际商事法庭。探索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在全省率先推行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搭建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推动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实体化运行。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