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全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培训在广东惠州举行。本次培训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办,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承办。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平台介绍及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一网统管”能力全面提升。惠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并致辞,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培训并讲话。

  自全省部署推进运管服平台建设以来,各地市高度重视,克服困难,积极协调,运管服平台已在部分城市治理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惠州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委一办一平台”体系打造,在顶层设计、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和配套保障等方面发力,在市、县区层面实现“一网统管”,在镇街层面推行“网格巡”“码上办”“掌中管”系列应用,助力城管服务进社区,为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本次培训采取“现地观摩+经验交流+专家授课”的培训模式。在惠州市城管指挥调度大厅,培训人员观看了市级运管服平台业务应用场景演示,惠州市基于运管服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和业务系统,构建“决策-协调-执行-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平时调度、急时联动、随时保障。通过数据汇聚与智能分析,为城管委决策提供支撑,为城管办协调提供依据,推动城市治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在惠州市祝屋巷社区,培训人员实地观摩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镇街三级层面的应用成效。祝屋巷曾属“老破旧”区域。近年来,惠州坚持“修旧如旧、活化利用”原则对其进行全面改造,保留80%原始建筑风貌,完成120余栋房屋升级,吸引200余家特色商户入驻,形成文旅综合体,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荣誉。据祝屋巷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一码管全域”模式,商户信息实现一码可查,执法效率显著提升。系统还接入AI识别技术,可自动发现垃圾堆放等问题并推送提醒,形成商户、游客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培训交流中,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韶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别从三级一体化运管服平台支撑基层治理、欠发达地区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探索精细化管理等不同方面分享了运管服平台建设应用经验。惠州市通过构建“一委一办一平台”指挥体系,已实现国家、省、市、县(区)、镇(街)五级数据贯通,覆盖建筑垃圾监管、市容环卫等十余类应用场景,初步形成“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治理格局。韶关市作为省内欠发达地区,坚持集约化建设思路,由市级统一搭建平台,有效克服资金和技术瓶颈。创新构建三级循环、七步闭环处置体系,形成街镇微循环、区级小循环、市级大循环的协同治理网络,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处置与责任落实双到位。广州市白云区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在平台数据汇聚、事件智能发现、跨部门协同处置等方面做了深入探索,通过打造“1+4+N”智慧城管体系,整合全区数据资源,运用AI识别、无人机等技术覆盖15.5万个管理节点,问题处置效率大幅提升,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实践参考。此次培训还邀请了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住建分中心的专家对市级通用版平台进行了系统培训。

  莅临会议指导的住房城乡和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同志对广东省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广东在城市管理“一委一办一平台”建设上站排头、走前列,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经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管负责同志在培训总结时强调,要清醒看待当前取得的成绩和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切实发挥运管服平台的支撑作用,为提升全省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政务和数据局,惠州市相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相关技术人员共100多人参加培训。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