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泉州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最宝贵财富,不断营造和持续优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泉州市委编办立足“晋江经验”发源地的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找准把握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做优加法、做好减法、做强乘法,协同推进赋能、减负、提质,在法治轨道上持续优化泉州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优“加法” 为行政执法赋能

  行政执法是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方式,直接塑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泉州市委编办在完善监管与执法协同工作机制上加码,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职责分工,健全监管与执法协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在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责落实上加强,推动泉州市司法局执法监督科加挂“泉州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牌子,调整优化商务、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执法监督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相关部门转变涉企行政检查的理念和方式,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做好“减法” 为民营企业减负

  泉州全市经营主体超150万户,连续十年位居全省设区市首位。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促进全市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泉州市委编办会同市司法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印发《泉州市“综合查一次”组织实施方案》,推动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以权责清单为基础,聚焦高频涉企检查事项,生成“综合查一次”场景事项清单,首批制定74个综合检查场景,入企检查压减率达62%。指导泉州市司法局在行政执法领域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四张清单”工作制度,全面规范监督执法,具体化941条免罚轻罚清单,打造高效、精准、集约的监管执法体系,有效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做强“乘法” 为争议化解提质

  发挥好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施行后,泉州市委编办主动靠前行动、持续精准发力,推动泉州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内设机构调整优化,按照“一口受理、一案通办”思路设置行政复议内设机构,有效打破行政复议工作内部壁垒,进一步提升机构运转效率。调整优化后,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规范涉企执法的监督职能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92.53%的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得到实质化解,巩固拓展行政复议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