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全面推行涉企精准普法、全程普法,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事前指导服务,实现“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制定《东营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指引》《市场监管精准普法责任清单》,针对各监管领域不同市场主体的普法需求,梳理印发市场主体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手册。针对外资企业、新业态主体等重点群体,实施前置普法,开展证前指导服务,通过“预约上门”“远程答疑”等方式,提前宣讲登记注册、经营许可等法律法规规定,2025年以来已发放《证前普法指导意见书》328份,服务企业1200余家次。开展“风险会商+普法”,推动行业共治,定期召开食品药品、网络经营、知识产权等领域风险会商研判会,组织企业、行业协会派员参加,通过“普法讲座+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形式,帮助企业准确识别违法风险点,增强法治意识。
坚持事中执法释法,实现“刚性执法”向“柔性服务”转变。全面推行“执法+普法+服务”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将普法与服务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推行说理式执法,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向当事人充分阐明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裁量理由。发挥典型案例指引示范作用,与东营市电视台联合制作《民生说法》栏目,联合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定期发布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2025年以来,共发布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典型案例160余件。
坚持事后帮扶提升,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合规”转变。推行“三书同达”机制,向被处罚企业同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指导建议书》,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促进提升依法生产经营水平。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提醒服务,通过“上门普法”“远程答疑”等方式,将信用修复与普法教育深度结合,推动企业从“被动修复”向“主动合规”转变,形成“修复-提升-预防”的良性循环。创新“行政约谈+普法培训”模式,通过“案例警示+法条解读+合规指导”推动行业规范发展。针对东营市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风险警示约谈会,解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增强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推动企业规范生产经营。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召开东营市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经营单位集体约谈视频会,宣贯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经营者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参会企业同步签订承诺书,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