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落细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立足检察职能,持续推进检察助企惠企各项工作,以“综合赋能”破“单一保护”之困、以“主动服务”改“被动司法”之弊、以“多元协同”解“单打独斗”之难,努力打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动力。
转变“单一保护”为“综合赋能”,构建全方位护企新体系
强化企业安全保障。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环境、融资环境等安全需求,构建“打击犯罪+重点防控+追赃挽损”三位一体的综合司法保护体系,依法惩治侵犯民企权益和企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犯罪,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打击“职业索赔人”敲诈勒索等黑灰产行为,快速办结恶意投诉外卖商家等系列案件,维护中小商户财产权益和商业信誉;针对“海丝”核心区金融安全需求,专门组建经济金融检察组,精准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企犯罪,加大追赃挽损力度。
加强企业产权保护。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完善“一案四查”履职机制,推动在办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中,一体解决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犯罪预防问题,对被告人提出从业禁止令量刑建议,最大限度保障受侵害企业权益。
提升检察服务质效。立足辖区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发展活跃定位,出台《关于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工作指引》,为特色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量身”打造核心竞争力保护清单,以“制度+清单”的双重保障厚植营商沃土,让企业在法治化环境中安心发展、持续壮大。
转变“被动司法”为“主动服务”,打造前瞻式护企新范式
创新办案机制。建立“一所一队一员额”网格化派驻机制,通过指派检察官定点联系,提升涉企案件监督质效,推动涉企“挂案”清理。以开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法开展涉案民营企业核心经营者、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羁押必要性审查,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优化服务体验。打造“一中心、多窗口”服务平台,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将复杂法律程序转化为企业易懂的服务项目,让企业“一看就懂、一办就成”。与总工会共建“支持起诉+多元解纷”机制,促进涉企劳资纠纷实质性化解,保障劳动者权益,助力企业快速解决纠纷、减少经营干扰,推动实现“企业减负、多方共赢”。
延伸治理触角。跳出“办案即终点”的局限,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企业发展的全流程、各环节。针对涉企社矫对象经商外出需求,推动出台社矫对象经营外出指引。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进行业协会等活动,定制企业需求向标准化普法课件,专设知识产权、职务犯罪等企业法律资源服务包,提升企业经营者法治素养。
转变“单打独斗”为“多元协同”,开创共建式护企新格局
联动职能部门,形成护企合力。加强与纪委监委衔接配合,精准打击发生在审批、监管等环节的职务犯罪,着力斩断侵害企业利益的“黑手”。健全与公安、法院的涉企案件协作机制,强化侦查监督闭环管理,提升办案效率与质量。联合设立“创新福建·检警联动示范岗”,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制定侵权线索快速移送、案件联合查办、维权服务联动等工作流程,凝聚守护企业创新成果合力。
联结专业力量,提升履职效能。与大连海事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共建“涉海检察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围绕企业涉海法律风险防控、海洋经济领域司法保护等课题开展深度研究;邀请航海科普大使、船舶工程专家等专业人士参与涉海案件办理,为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提供专业支撑。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以专业力量助力破解前沿领域专业难题。
联通区域资源,扩大辐射效应。深度融入“海上福州·检护蔚蓝”行动,打破区域限制,联合重点涉海企业设立“涉海普法教育基地”,推动护企资源跨区域流动、协同发力。强化区域协作,与闽侯、连江等沿海县院签订含15项协作内容的共建协议,提升陆海协同保护效能。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