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以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扎实抓好信用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11597件次,累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9.57万户,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2207条。玉溪创新信用修复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诚信犹如坚实的基石,支撑着市场的稳定与繁荣,信用修复则是维护这一基石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少数企业因无心之失或短暂经营困难被列入失信名单,导致融资受限、投标受阻,甚至陷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困境。

  信用监管不能止于惩戒,更需注重教育、引导与修复。玉溪通过制定标准化信用修复办事指南,将修复条件、途径和程序透明化、规范化,让市场主体清晰知悉如何“纠错”,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错失修复机会。此举既夯实了信用修复的工作基础,也体现了政府服务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玉溪在信用修复中坚持“防修并举”。首先,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主动联系高风险主体,提前预警失信后果,从源头上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其次,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同步送达修复告知书,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治理理念。值得称道的是,玉溪还施行“承诺容缺”“承诺免查”等创新举措,简化修复流程,提升办理效率。这种以信任为前提的管理模式,激发了市场主体自我纠错、主动守信的积极性。

  此外,玉溪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税务等多方资源,推行“一窗受理、同步办理”模式,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玉溪让信用修复从“可能”变为“便捷”,从“复杂”变为“高效”,惠及大量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成效明显。

  应当看到,信用修复不是对失信行为的“纵容”,而是对诚信价值的“重塑”。它既给予市场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强化了社会诚信意识。玉溪创新信用修复机制,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形成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还应进一步扩大信用修复政策的覆盖面,将更多轻微失信行为纳入修复范围,同时加强信用修复后的跟踪服务。此外,还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信用监管的精准性和预警能力,推动信用建设从“修复”向“预防”深化。

  持续深化信用修复工作,不断完善诚信建设体系,绘就营商环境“诚信图”,让诚信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