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责任清单”要求,以打造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目标,持续推进交易服务提质增效。2025年1月至8月,中心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48宗,其中工程建设项目37宗,政府采购项目11宗,实现工程交易额5.85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12亿元,政府采购交易额1.6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11亿元,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制度机制,规范交易行为
中心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完善相关场所软硬件设备及管理制度,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从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投标、开标、评标到中标结果公示的全流程电子化运作,全面推广以电子保函形式替代传统保证金缴纳,极大减轻企业资金占用压力。一系列举措为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招标人和代理机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2025年1-8月办结工程招投标项目中,使用电子保函的有210家,使用银行转账有17家。电子保函使用率已达到92.5%,全流程电子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满意度和服务效能不断增强。
二、压实招标人责任,增强招投标透明度
中心高度重视招投标活动的规范性与透明度,严格督促招标人落实主体责任,以规范招标计划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招投标活动前瞻性和公开性。明确要求招标人在项目启动初期,即需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和前期准备工作进展,制定招标计划,并通过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提前发布,提高招标活动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使潜在投标人有充足时间了解项目信息,做好投标准备工作,有效增强了市场参与度和竞争性。同时,在交易平台递交公开招投标入场资料时需提供发布时间不少于30日的招标计划,以保障招标工作顺利开展。
三、推广远程异地评标,提升评标质效
中心积极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系统优化远程异地评标从项目登记到定标的全部流程。一是加速整合不同地区专家资源,提升评标工作效率。二是扩大专家资源共享范围,建立规范统一的专家资源目录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增强了评标公平性和公信力。三是着力提升招投标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评标专家依托电子系统独立评审,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标准和程序操作,确保评标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权威。截至2025年8月,累计受理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6宗,其中工程建设评标4宗、政府采购评标12宗,作为主场评标12宗、副场评标4宗。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