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精准施策、系统发力,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截至2025年8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4万户,其中企业35.6万户,同比增长7.04%,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一、助企措施多维发力,厚植发展沃土
一是政策引领强支撑。主动对标深圳、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城市在市场监管领域方面的创新实践,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条重点举措,围绕登记许可、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监管执法、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振消费活力等重点领域,从准入、竞争、创新、发展等8个方面,提出市场监管部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企业群众能力。二是信用修复“一日结”。制定信用修复办理指南、精简申请材料及流程,推行“一口受理、一次告知、一天办结”机制,将办理时限由法定5到17个工作日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三是行政审批“零跑动”。建立行政许可现场核查员队伍管理制度,将许可办理时限由法定最少10个工作日缩至最快1个工作日内,大幅压缩内部流转环节。
二、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产业跃升
一是检验检测能力提级。大力推动大亚湾区石化综合检测、仲恺区电子信息产业检测、惠东县现代轻工纺织产品检测、惠城区江北质检等重点领域检测基地建设,向仲恺和大亚湾管委会争取资金和场地支持,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目前,除仲恺区电子信息产业检测基地在建外,其余三个基地已正常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二是认证体系完善扩面。完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规范与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288家、获国家认可委批准的认证机构1家、外地认证机构在惠设立分支机构4家。三是技术支撑效能提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覆盖原料进厂验收、中间产品分析、生产工艺调整到成品出厂把关“全链条、一站式”技术服务。如运用“通过油液监测掌握设备磨损状态”项目为企业节能降耗,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每年为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等大型企业节约润滑油及设备维护维修资金数千万元。
三、内外贸一体推进,畅通市场双循环
一是精准帮扶促融合。出台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20条措施,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内销渠道。积极开展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帮扶行动,累计举办专题培训14场。广泛开展内外贸检测认证、标准宣贯,推动在我市开展CCC认证活动的25家认证机构全面开通出口转内销产品CCC认证绿色快速通道,新增各类质量认证证书5976张,较去年增长5.1%。二是“三同”工程消壁垒。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组织1731家次企业参与12场“内外贸检验认证知识大讲堂”,指导企业提升应对境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发展“三同”产品,目前已有女鞋、岩茶等3款产品获得“三同”认定。三是标准认证促衔接。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制定49项国际标准、33项“湾区标准”,抢占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技术标准话语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机制“软联通”。大力推动实施“湾区认证”,我市共有5家企业获得5张湾区认证证书,包括2张工业产品和3张农食产品,进一步畅通区域市场流通。深化国际认证,推动全市95家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积极加入国际多边互认体系。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