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三表”(水表、电表、燃气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福祉。近年来,部分居民用户反映水电气计量不准、收费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转供电环节电价治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建立起“一套机制、一个平台、一张网络、一组技术”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水电气计量收费监管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一套协同监管机制,凝聚整治合力
针对水电气管理涉及部门多、领域广的特点,市市场监管局主动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务管理局及国家电网青岛供电公司制定《青岛市民用“三表”计量监督管理联合工作制度》,联合发改、城管、供电管理部门建立市级转供电监管协作机制,印发《关于在整治居民水电气问题中开展转供电价格收费问题集中攻坚的通知》,系统构建了跨部门高效协作“四项机制”:一是工作调度通报机制。通过建立周调度机制,确保各部门每周互通工作进展、共享关键信息,实现监管动态实时掌握。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6项,发布通报2期,召开企业约谈会26次,显著增强监管协同性。二是部门研判会商机制。对群众反映的复杂诉求和监管难题,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分析研判、统一处置标准。已召开多部门专题研判会6次,有效化解计量争议和收费纠纷,确保处置精准高效。三是线索收集移交机制。建立规范化跨部门流转渠道,对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万余条涉水电气投诉进行筛选研判。对其中涉嫌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有效线索,明确责任单位,全程跟踪督办落实结果,确保线索处置无遗漏。四是联合督导调研机制。聚焦水表轮换滞后等问题,向17家轮换不及时企业发出整改建议函,联合开展实地调研,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针对调研发现的老旧小区换表难问题,专门安排技术力量提供技术支持,合力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累计惠及居民小区18万个。四项机制环环相扣,形成了从信息同步、分析决策、问题处置到效果追踪的完整监管闭环,确保跨部门信息畅通、行动协同、步调一致。
二、搭建一个实时举报监督平台,实施闭环监管
坚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监管方式创新,联合国家电网青岛供电公司搭建开放透明的“转供电监测眼”监管平台,实现对转供电收费全时段、全过程监管。一是畅通线上举报渠道。集成推广“转供电费码”小程序,将电价政策转化为直观的“红黄绿”三色风险等级。终端用户只需输入基本信息,即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违规加价风险,发现问题后可即时要求纠正或一键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变专业监管为全民可监督。二是开门征集线下民意。开展“你点我检”活动6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市民代表走进实验室,“零距离”了解水电气表计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组建专业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商圈、产业园区等转供电终端用户集中区域,开展“计量服务进社区”活动445场,覆盖10万余人次,现场指导“转供电费码”小程序使用。开展水电气领域专项问卷调查,累计回收问卷300余份,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三是建立闭环处置机制。平台串联政府、电网、用户三方力量——政府部门通过平台统筹调度,建立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供电公司实时接收风险预警,主动核查“红码”主体;终端用户直接投诉至监管端。联合城市管理部门推动转供电从制度机制层面予以规范,形成“投诉-核查-反馈”闭环。
三、织密水电气监管一张网,实现全链条覆盖
在全市范围内精准摸排民用“三表”生产及使用情况,着力构建覆盖水电气计量监管全流程网络体系,实现动态监测、精准治理与成效可视化。一是严控源头质量。组织对全市31家民用“三表”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抽检民用“三表”600批次,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市场。二是强化过程管理。对全市47家水电气公用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建立1265万只在用表具动态台账,确保新装表具强制检定率100%;建立全市2087个转供电主体清单,并对用电量前50名的工商业户进行全覆盖检查。制定《民用“三表”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指南》《民用“三表”公用企业计量、价格现场检查指南》“两份指南”,为基层监管提供标准化实操指引。三是严查违法行为。制定《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整治问题清单》,开展联合执法4次,对13类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对查实违规主体100%纳入信用黑名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4个。截至目前,共查处水电气领域计量价格违法案件16起(计量5起、价格11起),退还多收价款79.8万余元,罚没款10.6万余元,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法违纪线索1条。“五一”期间,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某园区酒店时,从酒店经理一句关于“电费负担重”的牢骚中敏锐发现线索、深入排查,成功督促一园区物业公司清退违规加收电费,为11家经营主体挽回经济损失78.6万元。
四、攻坚一组计量技术瓶颈,强化基础支撑
在推进水电气整治过程中,以技术攻关突破计量监管瓶颈,为水电气精准监管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攻克大口径水表免拆检技术。针对DN50以上管道水表拆装成本高、周期检定难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在线监测模式,研发专用工装实现现场校准,使单表送检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大幅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二是突破天然气远程贸易计量验证技术。针对天然气远程贸易结算中的计量难点,对体积修正和天然气成分等关键参数实施检校监督,保障远传结算的公平公正。三是补齐区域技术能力短板。针对所辖区市检定能力不足和分布不均问题,组织市级计量技术机构下沉技术薄弱区市,采取“一地一策”的精准帮扶模式,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设备支持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三表”检测能力与服务效能。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