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承诺通常在行政审批、证明事项、信用修复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对信用承诺的管理和应用进行规范,统一了“信用承诺书”的相关要求,为经营主体办理行政管理事项提供便利。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在开展承诺制的各类行政管理事项中,信用承诺存在形式多样、内容不一,承诺后的核查管理缺乏跟踪闭环机制等问题,导致信用承诺的监管程度不一,影响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建设。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周莉称:“本次发布的标准,提出统一规范的信用承诺类型、承诺基本内容、管理程序、奖惩措施等相关内容,为经营主体在办理行政管理事项中所需的‘信用承诺书’提供了标准化指导。”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标准对承诺实施情况建立奖惩措施。其中,对于持续长期履行信用承诺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经营主体,提出了享受服务通道、享有优先权、政策扶持、考核评定等激励措施。

  周莉称:“例如在地方政务服务大厅,信用承诺可以为经营主体提供审批便利。对信用良好的申请人,通过签订承诺书可替代有关材料或环节,实现‘承诺就批’;对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事项实行‘先证后核’(先发证后核查),能够有效激发行业活力。”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此外,标准特别强化承诺后的核查、惩戒和修复,建立承诺管理的闭环流程。对于承诺不实或不履行信用承诺的经营主体,提出了限制和从严管理等惩戒措施。

  《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分类指南》国家标准发布:实现失信信息跨部门互认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制定发布《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分类指南》国家标准,统一全国失信信息的分类规则,打通公共管理部门与市场机构间的数据壁垒,为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提供了标尺,也为实施联合惩戒提供了统一数据基础。

  标准确立唯一性、通用性、适用性三大原则,确保失信信息分类的一致性和跨部门互认。给出失信信息的范围,涵盖经营主体自身、公共管理部门(如行政、司法机构等)、市场相关方三大来源的失信信息。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标准将失信信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轻微失信信息包括仅受到警告、通报批评、较低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信息,比如仅受到警告不公示,其他公示3个月后即可停止公示。‌严重失信信息包括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或者被限制从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件等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最短1年、最长3年,限制从业、责令停产停业等期限超过3年的,最长公示期以实际限制期限为准。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 涉及信用承诺和失信信息 一文了解↓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周卫军称:“不同程度的失信信息,在公示期内会受到不同情形的惩戒,比如在获得经营许可、参与招投标、申请政府资金、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评先评优等方面将受到影响或限制,在相关部门组织的抽查检查中分类对待等。”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