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共10个案例上榜。青岛市申报的《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 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成功入选。这是青岛市首次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也是我省首次入选。
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出的全国性年度工作榜单,此次发布的案例涉及北京市、河北省保定市、黑龙江省、山东省青岛市、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浙江省嘉兴市、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株洲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10个地方,展现了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青岛市深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使命任务,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增加企业应对的主动性,全力护航企业“破浪”出海,使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有底气。
建设青岛中央法务区,全要素聚集高端法务资源。高标准、矩阵式建设以“四区一平台”(涉外、上合、金融、自贸四个法务区和数字法务平台)为支撑的青岛中央法务区,集聚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海事法院审判区等审判机构,以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外警务服务站、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岛国际仲裁中心等法律服务平台机构100余个。智能化赋能便捷高效服务。打造法律服务AI数智人,在市民中心、企业园区布设“青法小屋”,创新“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提供智能便捷的法治服务。
提升涉外法治新质效,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平台,创新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青岛海事法院设立全国首个自贸审判区,制定8大类标准合同范本,创新海事司法标准供给等多项制度。发挥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对胶东六市跨区域集中管辖优势,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5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强化政企沟通化解突出问题,精准开展企业出海体检。在全市搭建政企恳谈会、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外资企业圆桌会、关企面对面等政企沟通交流平台矩阵。汇聚全市法学法律人才,组建“青法先生”企业服务团,制定40余项法律服务自助点餐清单,开展“青法先生·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推动解决涉企重大复杂案件30余件,助力企业止损挽损10亿余元。设立“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中阿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落地全国首个海事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成立海事海商法律服务团。编发《贸易摩擦背景下企业风险防范应对指引》等指引性文件,开展企业出海体检,帮助企业化解企业知识产权、税收缴纳等领域风险1000余个。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