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新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新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危险废物监管领域柔性执法新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在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发展环境,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一是依法容错,彰显执法温度。严格依据《行政处罚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新区生态环境局对危险废物管理领域首次轻微违法、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行为实行容错机制。针对危险废物包装物未设置标识、二维码信息不全、贮存分区标识不规范、标签背景色不符等情节轻微问题,优先采取提示、告诫、指导等柔性方式,给予企业合理的整改期,指导企业规范整改到位,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精细指导,推动整改闭环。检查巡查发现个别企业存在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后,执法人员不仅详细记录、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更注重过程指导与帮扶。通过现场帮扶、线上答疑、专家支持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整改建议与技术方案。同步实施整改销号管理,企业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明材料后予以核实验收,确保问题真整改、改到位,形成管理闭环,切实提升企业危险废物规范管理水平。

  三是普法先行,强化源头防范。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监管。通过法规标准“面对面”解读、发放《企业环保法律风险100问》、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业务专题培训等形式,向企业深入宣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等法规标准,帮助企业增强守法意识与主体责任意识,从源头预防环境违法行为,营造学法守法、自觉合规的良好氛围。

  四是成效初显,实现多方共赢。自推行柔性执法以来,新区生态环境局已对10家存在危险废物轻微违法行为的企业适用柔性措施。目前所有企业均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这一模式既有效提升了危险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降低了环境风险,又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下一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将不断完善柔性执法机制,拓展适用领域,细化裁量标准,强化技术支撑,持续探索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新路径,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环保动能。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