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失信”的标签往往会带来全方位的负面影响。

  怎样才能帮助企业及时“走出”失信名单?我省将帮扶融入执法过程,创新推出“三书同达”机制,即有关部门在依法送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点对点”送达,让企业了解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路径、信用修复条件及流程,推动企业及时高效地进行信用修复。同时,通过合规建设提示,引导企业主动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诚信合法经营。

  为了确保“三书同达”制度落地落实,我省探索建立了事前发布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事中强化“说理性”执法、事后推行案后回访等配套制度。我省发布《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地方标准,针对企业的不同类型违法行为和涉法风险,“量身定做”行政合规建议,为企业提供专业性指导,不仅让企业知道自己为什么违法,还要让企业知道怎么做才能合法,引导和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我省还全面要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按照“谁处罚、谁提醒”原则,通过集中宣讲、实地走访、电话短信提醒等多种方式,主动送“信用”进企业,帮助企业修复失信记录。

  “三书同达”,实现了对企业“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的“全链条”闭环执法和管理,有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靠前服务,主动指导,我省推动行政监管由“以罚代管、重罚轻教”向“惩教结合”转变。今年4月,铜陵市义安区法院依法裁定批准一家企业重整计划。然而,案件审结后,该公司依旧面临税务“黑名单”、银行账户久悬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企业正常经营。义安区法院了解情况后,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向税务、银行等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明确该公司已完成合法重整,理应解除相关信用限制。

  随后,企业负责人持法律文书顺利注销久悬账户,并开设新基本户,解决了资金收付难题;税务部门移除“非正常户”标识,恢复企业纳税信用与开票资格。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恢复开票当月便实现销售回款,资金流转顺畅,保障了原料采购与资金周转。

  目前,我省正在探索将信用监管有效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试点工作,编制《渐进式监管触发清单》,按照工作流程图开展渐进式监管。

  对于有意愿进行信用修复的企业,我省不断优化修复指导工作。通过“主动提醒、双人审核、协同修复、特事特办”等服务创新,为企业提供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主动将受理、审核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修复初审每天清零。安排专人受理,组织开展上门指导服务,进行主动沟通、条件确认,推送信用修复文书范本,协助企业完善信用修复所需材料,办理修复手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全方位贴心服务,努力形成“以监管促服务、以服务强监管”的良好局面。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