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本期政务访谈的主题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市税务局选择这样一个主题,与广大市民朋友进行互动交流,罗局长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罗小波 : 您刚刚提到了“时间节点”,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2024年4月是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全国税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从1992年起,围绕税收重点工作,在每年4月集中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至今已有33年历史。通过政务访谈与市民朋友进行交流,是今年税收宣传月活动的安排之一,我们希望借助政务访谈这一平台,深入宣传税法知识、解读税收政策,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税收、走近税收、支持税收。 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其内涵是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进一步落实落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着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正因为这样,今天的访谈节目,我们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与广大市民朋友互动交流,在此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 : 水深则鱼悦,土肥则苗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罗局长您是怎样理解的?
罗小波 : 市委鲜荣生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像保护熊猫一样依法保护好企业家、保护好企业,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好巴中的发展环境。 税务部门是与企业打交道最多、频度最高、联系最紧密的经济部门之一,处在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前沿、第一线。税收营商环境在培育和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振市场信心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渥税收营商环境的滋养。优化巴中的营商环境,努力把巴中建成“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全市税务系统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我们将一如既往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断推动税费红利直达快享、税费服务优化升级、税收环境更趋公平,以实际行动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服好务,用税收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主持人 :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2024年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这方面的工作,税务部门有哪些务实举措呢?
罗小波 : 税收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我们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举措,归纳起来就是“六个一”。一是擦亮一个服务品牌。聚焦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到“巴税巴适”的服务目标,从组织保障、运维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着手,持续擦亮“巴税巴适”服务品牌,推动税费服务实现“品牌塑造-目标追赶-文化引领”的升级跨越。二是整合一批服务资源。持续推进税费服务方式转型升级,优化整合税费服务资源,实施服务机构、服务职能、人力资源、服务流程、管理机制“一体化”运行。三是推进一批服务项目。围绕税费服务重点事项,进一步做实“税务跑团”、争议维权、线上提质、问需问计4类个性服务项目。四是完善一套评价体系。聚焦税费服务质效评估,立足“税费服务绩效机考+征管质量5C/5R监控评价+税费环境评价”等核心指标,建立基层税费服务质效评价体系。五是落实一批监管举措。搭建实体办税、涉税中介、纳税信用、热线服务、系统平台等5大税费服务监管模块,加强税务干部行为监管和纳税服务质效监督。六是开展一批示范创建。紧扣政治建设、文明创建、业务建设等内容,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税费服务品牌示范创建,充分展示税务形象风采。
主持人 : 为了优化税费服务,税务部门具体采取了哪些便民办税措施?
何文平 : 近年来,为提升税费服务的规范性和便利度,全市税务系统相继推出了一大批便民办税措施,税费服务质效得到有效提升。主要集中表现为“三个通”:一是畅通线上线下办税缴费渠道。持续拓展“全省通办”“川渝通办”“提级办理”“非接触式”办税范围,认真落实“预约办”“延时办”“容缺办”“一次办”等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前移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有序推进社保经办和缴费业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厅联办”等。二是疏通税费诉求意见办理渠道。持续拓展办问协同范围,稳步推进12366热线、5812366热线转型,推行“即问即办”服务模式,实现“办中问”“问中办”;有序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构建完善诉求收集、分析、办理、反馈闭环管理模式。制定出台《巴中市税费服务诉求工作规范》,建立涉税诉求分级分类联动解决机制。三是打通税费新政即时宣传堵点。依托纳税人学堂和可视答疑直播,丰富税收政策宣传渠道,构建“线下重点辅导+线上普惠宣传”税费政策宣传格局;做实“税务跑团+税邮驿站+涉税中介+社区服务”等网格化宣传兜底服务,提高税费政策宣传辅导质效。
主持人 : 税费服务与市场主体息息相关,是纳税人缴费人最为关心的事,请问何科长,今年在这方面税务部门还将作出怎样的努力呢?
何文平 : 2024年,我们将更加注重提升税费服务质效,真正做到让纳税人满意、让缴费人放心。具体来讲,将在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一是在“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上求突破。按照预定计划,全力抓好各县(区)“枫桥式”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建设,力争2024年底建成率不低于40%,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跨分局设置税费诉求调解员,有效拓展“枫桥式”税务分局辐射范围,做到“建成一个、惠及一域、影响一局”。二是在纳税信用运用上求突破。强化纳税信用和“税电指数”增值应用,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配合和银行机构合作,深化“税电指数贷”应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在大企业个性化服务上求突破。建立大企业“一户一册”个性化服务手册,安排专人专班负责,定期开展上门服务、电话回访、出具《税费健康体检报告》等,切实为大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全力支持大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在提升跨境税费服务水平上求突破。抓实“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子品牌建设,建立税企直联沟通机制,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提供全周期税费服务,助力巴中跨境企业行稳致远、蓬勃发展。
主持人 : “枫桥式”税务分局到底是什么?目前建设的成效如何?具体又是怎样运转的呢?
夏滢清 : “枫桥式”税务分局是指借鉴枫桥经验,除履行日常税收征管职能外,为涉税费矛盾争议的收集和解决而专门设置场地、组建团队,构建集税情收集、税法服务、综合调解、法律救济、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税收治理综合体。截至目前,全市税务系统已有4家“枫桥式”税务分局被省税务局和省司法厅联合命名。 一直以来,我们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枫桥经验”融入基层税费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全力推进枫桥分局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税收基层治理格局。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健全市县两级涉税争议调解工作机制,建立“事权清单化、行权规范化、调解流程化”争议化解“法治账图”,推动实现涉税矛盾争议调解有序化、规范化。二是矛盾争议高效化解。统筹全系统21名公职律师、45名业务骨干,成立涉税矛盾争议咨询调解中心,采取轮流值班、集中办公、派单管理等方式,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一线。三是多元共治凝聚合力。主动争取司法、公安、人社、医保等部门和社区、涉税中介等力量的支持,构建系统联动的涉税矛盾争议调解体系,实现税费精诚共治共管。
主持人 : 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但一些企业表示,优惠政策挺多,自身难以判断符合哪些条件、能够享受哪些政策。这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罗小波 : 为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按照《四川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实施方案》要求,我们结合巴中实际情况,探索出“三化并举”工作策略,有力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一是优化“政策找人”机制。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对全市纳税人缴费人进行立体“画像”,精准匹配适用政策,再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和税企微信群,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推送和咨询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海量搜索”到“一键获取”的转变。二是细化“靠前服务”举措。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线上用好征纳互动服务、远程辅导、直播答疑等方式,线下组建宣传队伍上门入户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一对一”服务,“面+点”宣讲税费优惠政策、解答税收疑难,“手把手”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税费红利。三是强化“政策体检”服务。围绕税收政策热点、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情况、涉税风险提示提醒等多个维度,创新推行“一企一策”政策体检服务,定期为纳税人缴费人进行“智能体检”,并出具涉税智能画像“体检报告”,实现应享未享、部分享受等纳税人快速精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主持人 : 网名为“龙泉少年”网友询问,能否介绍稳就业方面的税收支持政策?
夏滢清 : 近年来,国家聚焦稳就业促发展,延续、优化、完善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下面,我简要介绍四项受益范围广、关注度高的税费优惠政策,这四项税费优惠政策在2027年12月31日前均是有效的。一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对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继续免征增值税。二是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三是顶格实施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限额上限24000元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四是顶格实施吸纳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四川定额标准全部按最高标准执行,重点群体每人每年7800元,退役士兵每人每年9000元。
主持人 : 网友“巴山流水”提问,“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具体是如何规定的?他每项信息都只是录了一次,为什么告知专项附加扣除重复采集呢?
夏滢清 : 2023年,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负担,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进一步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对于这位网友提到的“专项附加扣除重复采集”问题,主要是兄弟姐妹或者夫妻之间在填报某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合计扣除金额超过了政策规定的最高额度。对于这类疑点信息,主管税务机关会点对点提醒纳税人,在个人所得税APP或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修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以减少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主持人 : 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方面我们税务部门具体又有哪些税费优惠政策呢?
何文平 : 近年来,为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系列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其中,支持科技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有55项,支持制造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有39项。根据前期的调查,下面我就广受关注的两项政策作简要介绍。一是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二是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先进制造业企业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这两项政策惠及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为企业发展增添信心和底气,更好支持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推动巴中新型产业汇聚成势、传统产业蝶变升级。
主持人 : 网友“七芯海棠”留言说,今年她打算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他想知道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呢?
何文平 :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对2024年、2025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2026年、2027年购置的每辆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主持人 : 网友“一朵小红花”留言问,她最近打算换购一套住房,她想知道能享受什么税收优惠政策吗?
夏滢清 : 为鼓励住房消费,在现行政策下,换购住房主要有4个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契税方面。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二是增值税方面。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三是土地增值税方面。个人转让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四是个人所得税方面。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免征个人所得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主持人 : 最后请罗局长就今天的访谈主题来跟大家做个总结。
罗小波 : 近年来,全市广大纳税人朋友十分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事业发展,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工作,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越来越强,支持税务工作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为我们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职责使命提供了有力支撑。借此机会,我再次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征纳和谐才能共同成长,税企融洽才能共同发展,这是税务机关与广大市场主体的一致追求。今天的互动交流形式很好,但由于时间有限,一些朋友还没来得及提问,一些问题没能在节目中作出解答,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征纳互动平台、12366税费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业务咨询电话等渠道,随时向税务人员垂询交流;遇到涉税方面的困难或有意见、建议,也可以随时向税务机关反映,我们将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也欢迎大家监督。我们将一如既往与纳税人缴费人真诚沟通、相向而行,尽心尽力为市场主体办税缴费服好务,用心用情为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服好务,努力为巴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谢谢大家!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