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枣庄市某企业园区内,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手持便携式检测设备,轻点平板电脑,企业排污数据实时呈现在指挥平台大屏上。现场几乎“无感”,监管却精准高效。这一幕,正是枣庄市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跃升的生动缩影。

  “一支队伍”塑形:从分散到统一的规范跃升

  曾几何时,多头执法、标准不一困扰着基层。枣庄市生态环境局锐意革新,以垂直管理重塑县级执法架构,在全市树起“一支队伍管执法”的鲜明旗帜。统一办公场所、统一执法标识、统一操作标准——一场攻坚行动让执法形象焕然一新。

  执法力量更如活水般流向一线。12个镇街环保所率先完成规范化建设,5个生态联合驻巡站、生态警务站扎根重点区域。基层监管触角延伸,执法效能随之倍增。

  “智慧中枢”赋能:从人海战术到精准制导

  科技正成为穿透污染迷雾的锐利眼睛。在市级生态环境一体化指挥平台上,水、气、土、固废等13个监管系统数据奔涌交汇,实时分析预警犹如“智慧中枢”。一线执法人员装备全面升级——新增执法及监测用车8辆,配备各类专业装备58套(台),科技武装到“牙齿”。

  执法模式悄然变革:“无感”监管成为常态,非现场执法占比已突破51.02%。当无人机巡航天际,用电监控锁定异常,精准执法告别了“人海战术”的疲惫。一位执法人员感慨:“过去跑断腿,如今数据跑,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立体培养”强军:从持证上岗到铁军锻造

  执法队伍是规范的生命线。枣庄以“双考核”机制严守门槛——培训与考试并举,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制式服装统一保障,法治形象更加庄严。市级执法在编在岗率已达100%,县级超80%,3名法律职业资格人才为专业内核注入力量。

  培养体系立体构建:理论学习结合实战锤炼,“理论+实践”熔炉锻造出一支政治、业务、作风“三过硬”的执法铁军。这支队伍战绩斐然——29人获评省级执法领军人才及骨干,全国执法大练兵勇夺桂冠。

  “三化工程”固本:从程序正义到效能提升

  执法流程再造的“三化”工程,夯实了规范之基。程序标准化:省级统一文书与规程,为每一次执法标定规范刻度;监管智慧化:“鲁执法”平台全程护航涉企检查,“备案、匹配、扫码、留痕、评价”链条确保透明公正;案件管理精细化:“三级审核+机动评查+专家会诊”机制为案件质量层层把关,铸就“零败诉”的金字招牌。

  激励与容错并重——履职效能评估、即时表扬批评、容错纠错清单,为担当者卸下包袱,营造出风清气正、奋发作为的干事生态。

  成效彰显:监管严明 惠企有力

  监管之“严”立威。检查清单之外无检查,计划之外不扰企,“综合查一次”使联合检查率达33.8,检查频次骤降61.17%。“日常+非现场”、“专项+专案”的稽查组合拳,让监督如影随形。

  服务之“暖”润企。法治教育展厅警钟长鸣,对首次轻微违法“容错”免罚22件、金额240余万元。“体检帮扶 绿色护航”行动精准把脉,为147家企业解决难题270余条。195家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十四条惠企强效措施”在环评审批、要素保障、执法监管等多维度释放政策红利。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