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对接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省发展改革委梳理出各地围绕稳外贸拓市场、开展精细化辅导等方面典型案例,供各地、各单位推进相关工作中参考借鉴。

  一、强化金融服务,稳外贸拓市场

  1.大连市结合外贸企业特点精准破解融资困局

  大连市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因其下游客户付款方式由现付改为延期付款,产生资金缺口。大连市中山区工作专班与农业银行中山支行建立“金融顾问上门服务”模式,组建由普惠客户经理、街道工作人员及社区网格员组成的“1+1+1”服务小组,对辖内写字楼开展地毯式走访。在走访该企业时,专班通过“三问工作法”,即问经营痛点、问资金缺口、问融资历史,快速识别融资原因,经仔细研判推荐了特色产品“连信e贷”。

  2.本溪市帮助外贸企业妥善应对市场波动

  本溪市某塑料制品进出口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获贷难度较大。本溪市本溪县工作专班迅速联合中国银行本溪分行实地走访,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全方面剖析评估,科学制定授信方案,帮助企业获得进口信用证和用于汇率保值的信用额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以担保模式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

  辽阳市某化工公司因扩大出口规模导致流动资金不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沈阳营业部切实发挥信保融资增信优势,向企业介绍中国信保融资增信服务,丰富融资渠道。信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对接中国银行辽阳分行,信银携手搭建基于信保保单的贸易融资产品“融信达”,帮助企业获信。

  二、开展精细辅导,增强获贷能力

  1.沈阳市特色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融资增信

  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某汽车租赁公司,因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纳税少、个人卡交易流水较多,在金融机构线上申请融资未通过。沈阳市沈河区工作专班联合交通银行沈阳南塔支行开展进一步走访和调研,结合借款人实际经营情况,为其提供了由省担保集团提供担保、额度翻倍的批量担保贷款。

  2.沈阳市政银联动精准服务破解融资难题

  沈阳市某装备制造公司急需资金扩大生产,沈北新区发改局协调区工作专班解决政策对接问题,全程跟踪项目进展。专班依托区域经济数据优势,筛选出具有发展潜力但面临融资难题的优质企业,推荐至邮储银行沈北新区支行,通过“一企一策”服务模式,采用“信用+抵押”方式,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贷款资金。专班后续通过同一模式带动3家企业成功获信。

  3.抚顺市全流程增速助企加快审批及信贷投放

  抚顺市新宾县某人参制品有限公司,春节期间,急需资金采购原材料。抚顺市新宾县工作专班迅速开展工作,协同农业银行新宾满族自治县支行,春节假期提前返岗,组织走访对接,实地调查并审核贷款,在大年初八当天成功审批发放信贷资金。

  三、加强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效

  1.沈阳市“金融服务+精细辅导”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沈阳市某特种玻璃厂面临新产品研发与扩产导致的资金紧张难题,沈阳市税务局创新服务机制,依托县区专班联动模式,整合企业连续8年纳税信用等级均为A级的纳税人资质、行业领先地位等优势信息,对接中国银行为企业授信。辽中区税务局建立“一户一档”精准服务机制,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开展“滴灌式”辅导,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2.朝阳市整合多维度信息推动企业便利融资

  朝阳市某绿色农业发展公司因业务拓展急需资金,但缺少抵质押物,获贷难度较大。辽宁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企业信用信息为核心,研发“普惠金融数据大模型”,推出“在线测额”与“智能撮合”两项服务功能。整合企业工商、司法、税务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智能运算后,生成企业可获贷款额度的参考值。朝阳银行结合预授信测试额度及企业信用信息,为企业提供了信用贷款。

  四、加强信用修复,提高授信额度

  阜新市构建“走访、修复、转化”新服务模式

  阜新市某化工公司因存在失信记录,融资通道受阻。为帮助企业解决失信问题,阜新市、县两级专班及时跟进协调解决,会同市“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专班,开启“快速会商通道”,帮助该企业修复信用并获取银行授信。阜新市创新实施小微企业“白名单”清单管理,通过构建“走访登记+精准修复+金融转化”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累计向金融机构推送优质客户5000余户。

  五、强化要素保障,解决融资卡点

  鞍山市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助企融资

  鞍山市某轻钢龙骨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急需流动资金贷款,但因厂房历史遗留产权问题,导致贷款抵押受阻。鞍山市工作机制积极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经开区管委会等部门,创新采用“执法意见函+容缺受理”模式,将企业纳入市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白名单”,启动不动产确权与抵押预审。交通银行鞍山分行采用“过渡性订单质押+实控人连带担保”组合方式为企业授信。

  六、精准适配产品,满足合理需求

  1.沈阳市助力酸菜加工厂上下游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沈阳新民市多家酸菜加工上下游企业,因夏季强降雨导致白菜价格大幅上涨,急需信贷支持。沈阳新民市工作专班会同农业银行新民支行制定酸菜集群特色信贷方案,为10户酸菜加工上下游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2.鞍山市以“白羽鸡特色贷”解决养殖户融资困难

  鞍山市台安县是辽宁省重要的白羽鸡养殖基地,养殖户普遍面临资金周转周期长、抵押物不足等难题。鞍山市工作专班协调工商银行鞍山分行,为企业办理特色贷款“白羽鸡贷”,当日审批,次日完成投放,为4户白羽鸡养殖户投放贷款。

  3.丹东市“中标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丹东凤城市某建筑工程公司因中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急需资金但缺乏抵押物。丹东凤城市工作专班协调农发行与企业对接,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以“中标贷”模式解决企业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需求,仅用时半个月便实现贷款投放。

  4.营口市发放科技类信用贷款提升企业获贷能力

  营口市某金属制造公司为营口市瞪羚企业,融资需求较大。营口市工作机制协调农业银行营口分行立即组建团队,研究贷款策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剖析,匹配适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转化的贷款产品“科技e贷”,并采用“前端调查+流程同步”协同推进,为企业发放全市首笔科技类信用贷款。

  5.葫芦岛市创新特色贷款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葫芦岛市某泳装商贸公司因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获得融资贷款,兴城市工作专班协调农业银行葫芦岛兴城支行,制定专属金融方案,与担保公司合作推出“泳装集群速易贷”,为企业发放贷款。

  七、落实续贷政策,改善融资环境

  1.鞍山市充分运用“无还本续贷”推动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鞍山市某新材料制品公司面临短期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工商银行鞍山分行在定期走访中了解企业困境后,立即启动小微服务快速响应机制,针对企业存量贷款到期压力,通过“三个提前”优化流程:提前60天启动贷前调查,提前30天完成审批流程,提前15天落实风险评估。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功办理无还本续贷。

  2.抚顺市“应续尽续”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抚顺市某环保科技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22年起首次在交通银行抚顺东洲支行获信后,分别于2023年及2024年提升授信额度,但仍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交通银行抚顺东洲支行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审批效率,及时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八、强化担保增信,赋能企业发展

  1.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创新供应链担保模式

  锦州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集群重要企业,供应链覆盖170余家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核心,将担保服务从单一企业向产业链纵深延伸,创新推出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模式。通过企业供应商白名单,实现优质客户精准筛选。同时,免除房产、土地等实物反担保要求。今年以来,省担保集团已为4户链上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2.辽阳市“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辽阳市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因抵押物不足,面临生产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辽阳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第一时间联系营口银行辽阳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采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四方协作的模式,成功为该化工企业争取到贷款。

  九、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涉农发展

  1.锦州市为企业精准匹配惠农贷款

  锦州市某生物科技公司是饲料生产型企业,急需流动资金。锦州市工作专班协调农业银行黑山县支行,迅速对接走访,结合客户资信条件精准适配农行“惠农贷”,仅用不到2天时间成功放款。

  2.营口市“金信循环贷”解决收粮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营口市某稻米龙头企业因缺少有效资产抵押,存在资金短缺困难。辽宁农商行大石桥支行成立了专项服务团队主动对接企业,开辟“粮食产业绿色通道”,为企业投放额度可循环使用、随用随还的“金信循环贷”。

  3.铁岭市多向发力协调解决农户融资困难

  铁岭市铁岭县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铁岭县发改局积极协调该县农业农村局,并联合各家银行机构对种植大户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协调邮储银行为该合作社投放贷款。

  十、拓展对接方式,搭建对接桥梁

  1.沈阳市以街道为载体推动银企对接

  沈阳市铁西区兴顺街道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现状,牵头组织农行、工行、交行、广发银行等银行与有融资需求的多家企业,举办“银企面对面”对接活动,就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深入交流,并利用商户微信群等多渠道向企业宣传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政策。通过部门协同联动和惠企政策广泛宣传,工商银行铁西支行、邮储银行分别为某轴承集团销售公司和某灯具经销公司投放贷款,有效支持企业融资需求。

  2.丹东市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丹东市元宝区召开政银企对接活动—农业专场,联合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金山镇政府及农业银行等7家银行与52家农业企业和种养殖户,搭建政府、银行与农业企业、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金融资源与农业产业的精准对接。

  3.盘锦市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强化银企对接

  盘锦市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工作会议,组织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和银行、出口信保等金融机构现场介绍融资相关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并对7家外贸小微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为企业搭建了解政策“窗口”和融资对接“桥梁”。

  4.葫芦岛市“培训+现场办公”即时解决企业难题

  葫芦岛市某高新技术公司因公司研发项目,出现融资缺口。葫芦岛高新区工作专班组织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展“逛‘超市’,选贷款,渡难关——高新区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宣讲会。会上,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当场进行企业纳税数据测算、收集企业资料,3个工作日后为企业放贷。

  5.沈抚示范区举办多场“专精特新”银企对接活动

  沈抚示范区举办多场“融通共生银政企生态链聚合”活动,采用“入企举办+现场办公”的方式,组织金融机构与“专精特新”企业现场对接,实现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