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5)》。
蓝皮书指出,2024年广州在主要全球城市评价中表现亮眼。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世界城市分级中大幅跃升,在科尔尼全球城市系列指数中稳步提升,在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全球创新指数科学技术集群中则保持稳定。主要全球城市评价结果显示,均衡发展、科技赋能、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已成为广州在全球城市竞争与合作中的四大优势动能。
均衡发展:构筑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动能
广州在全球城市评价中的均衡发展优势明显。这种均衡发展模式使广州在各个领域都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单项指标,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这种均衡性为广州奠定了稳定的发展基础,使其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广州的均衡发展模式带来的优势包括:抗风险能力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过度依赖某一领域,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城市评价中,广州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广泛认可,这种均衡性使其在多个维度上都能保持一定的优势。总的来说,广州的均衡发展优势是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种均衡性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驱动全球城市高质量发展跃升
2024年,广州通过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和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展现了其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实力和潜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正加速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多个行业实现AI赋能。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文远知行、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诞生,广州独角兽企业之一的小鹏汇天投建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广州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也愈加显著。
数字经济:抢占城市竞逐新赛道的战略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城市的数字化能力越来越成为全球城市竞争的关键着力点,科尔尼新增了“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指数”“数字化准备程度”等指标,凸显数字经济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遇之城2024》通过新增“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数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覆盖率”等指标,考察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成效。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在规模增长、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及开放合作方面均实现突破,逐步构建起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据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优化,巩固了其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为迈向“世界数字中心城市”奠定基础。无论是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还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均对广州的城市数字化水平给予高度认可。
区域协同:城市发展与湾区联动的共生模式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实施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体量从2017年的10万亿元提高至2024年的14万亿元,湾区各大城市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推动全球城市综合评价全面提升。广深港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科学技术集群已将“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纳入一体化评价,其实力稳居全球第2。在信息交流与人力资本领域,随着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及更为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大湾区的沟通交流更为密切,人力资本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广州设立10亿元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国际化人才特区9条”和“港澳青创新十条”等多项支持港澳及国际人才的政策落地,拓宽了境外人才便利执业领域,吸引了近900名境外人才在穗执业,涵盖律师、医师、规划师等多个领域。广州的新兴创业生态系统被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列入优势指标,有望在未来形成全球顶级创业生态系统。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