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复制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探索创新成果,集中展现其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带动作用,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系列案例展示。本月以“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提升金融营商环境”为主题,分批次展示自治区聚焦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分类施策做优服务,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的相关经验做法。
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宽信贷 助融资 降成本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紧紧围绕自治区重点任务,切实做好金融保障,实施多项稳企惠企金融政策,积极推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着力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落实好“宽信用”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抓住中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进宽信用政策的窗口期,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实施宽信用政策推动金融支持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争取总部差异化政策,切实提高贷存比,将更多信贷资金释放到实体经济中;另一方面,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升信贷准入、审核、投放各环节效率,实现信贷投放“快对接、快审批、快放款”。2025年上半年,全区信贷持续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640.15亿元,同比增长2.9%。
开展“金融助企”行动,全方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按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坚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的要求,印发《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全面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不断增加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在授信政策、资源配置、资金定价、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等方面进行倾斜,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截至2025年6月底,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增量占比达44.7%;本年新发放无还本续贷贷款372.83亿元、4.52万户,同比分别增长86.56%、211.05%。二是完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印发了《进一步做好民营经济主体融资风险分担若干措施》,建立健全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对民营经济主体银担合作贷款由各盟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鼎新担保、合作银行机构按照4:4:2比例进行风险分担,支持自治区各类企业有效融资需求。2025年5月底,全区18家担保机构加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国融担”)合作体系,已累计向国融担备案业务17.34亿元,争取3.47亿元再担保增信分险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困难企业融资
一是持续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不断加大民营企业信贷资源投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推动自治区社会融资成本合理下行,5月,全区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9%,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2%,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二是继续让利企业发展,引导全区金融机构继续压降服务费用,让利企业,为企业减负。2025年上半年,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6亿元,同比下降1.43%。三是做实“一企一策”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办理银团贷款,为困难企业融资“雪中送炭”。针对田牧集团、额尔敦集团等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银行不盲目抽贷、断贷,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召开融资协调会,针对龙马集团、包头美科硅材料等企业融资诉求,组织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推进实施企业上市天骏计划,打好企业上市服务牌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境外企业上市实现开门红,天和磁材、赤峰黄金分别在上交所、港交所主板上市。天和磁材1月3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首发融资8.13亿元人民币,募投项目为建设3000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智能化产业。赤峰黄金3月10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首发融资32.55亿港元,募投项目建成后,黄金年产量由目前的1.4吨提高到19.3吨。5月8日超牌新材在新三板挂牌。6月18日旭阳新材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明年有望在北交所上市。
内蒙古推动“银税互动”服务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2025年是“银税互动”平台上线第10年。十年来,内蒙古税务局积极协调各签约合作银行,助力市场主体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通过各方合作、共同努力,“银税互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企业、银行、税务三方共赢的局面,平台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5年6月底,平台接入银行由11家增加至23家,金融产品由13个增加至58个,累计用户超17万户,授信金额逐年增长,累计授信超797亿元,实现信贷规模跨越式增长,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搭建互动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与发改、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签署“银税互动”相关协议,规范合作模式,建立集“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授信、在线查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内蒙古“银税互动”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管理和持续优化服务,不断改善纳税信用结构,增值评价结果运用,帮助银行获得优质客户资源和可信数据资料,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促进纳税人增强获得感和遵从度,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协调23家签约合作银行机构将“银税互动”同国家产业政策、税费支持政策相结合,将纳税信用信息与其他社会信用信息衔接共享,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推出“信用+权利质押”“信用+担保基金”“信用+增值”等组合式信贷产品,解决目前企业信贷品种单一和贷款周期短的问题,陆续推出了“云税贷”“微捷贷”“经营快贷”“兴速贷(税贷专属)”“兴速贷(资产抵押专属)企业版”“小微易贷(信用e贷)”“小微易贷(担保e贷)”等58种线上信用快贷产品,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
积极宣传推广,扩大政策知晓面
内蒙古税务局牵头并协调各签约合作银行,制作更具针对性、通俗易懂的“银税互动”宣传页、宣传电子书,2025年5月制作完成第一期“银税互动”宣传片,组织主管税务机关利用精准推送将宣传资料视频推送给每一个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主管税务机关和各签约合作银行在全区办税服务厅、银行营业网点进行播放;各盟市局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税务+金融”宣讲会、税企座谈会,以“大走访”“春雨润苗”“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园区、商圈、行业协会举办政策宣讲会、产品推介会,大力推广银税合作贷款业务,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