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阿坝经济高质量发展,阿坝州市场监管部门结合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进一步落实服务型执法理念,将服务融入执法全过程,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模式,净化市场环境,护航经营主体发展。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现公布6起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阿坝州若尔盖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菜市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案

  基本案情:

  2025年2月20日,若尔盖县市场监管局检查“某菜市”时,发现货架上“火鸡辣面”“大刀肉味”等11类食品均已超过标称的保质期,涉案货值437.5元,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规定。执法人员讲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意义,帮助经营者进一步提升法律和责任意识。2025年4月7日,若尔盖县市场监管局考虑到当事人初次违法、货值低、未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且立即进行了改正,依法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予罚款处罚的决定。

  典型意义

  此案体现执法温度与柔性理念,对轻微违法不予罚款处罚,避免“小错重罚”,关怀经营主体,营造宽松营商环境,在维护法律权威同时给予商家纠错机会。

  案例二:阿坝州小金县综合执法局查处某美甲店价格欺诈案

  基本案情

  2025年3月10日,小金县市场监管局监督检查发现某美甲店在新媒体平台促销时虚构了被比较价格,当事人行为违反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六条“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进行价格比较的,标明的被比较价格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的规定。小金县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贴心服务,专题解读价格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当事人修正宣传内容。2025年4月10日,小金县综合执法局鉴于当事人首次违法、情节轻微、全额退费、立即改正且无危害后果,依法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典型意义

  本案精准执法与包容审慎结合,执法部门严谨调查后,依据“首违不罚”等原则以普法替代处罚,维护法律严肃性又体现柔性,为中小微市场主体容错,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案例三:阿坝州阿坝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公司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案

  基本案情

  2025年1月13日,消费者投诉某公司生产的“黑青稞饼”标签不合规,配料表未标明食品添加剂,当事人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禁止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规定。阿坝县市场监管局成立指导小组,深入该公司进行食品生产经营培训,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全环节指导完善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该公司也积极处理投诉,立即下架召回商品,待商品送检合格后,重新设计并完善了标签。2025年5月14日,阿坝县市场监管局鉴于当事人违法情节轻微、自行改正且无事故发生,依法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典型意义

  该案彰显监管执法力度与温度,不予处罚保障法律权威又给企业纠错机会,促使企业增强责任意识,自查自纠,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平衡食品安全保障与企业发展关系。

  案例四:阿坝州马尔康市综合执法局查处某公司在气瓶充装前后未进行充装检查案

  基本案情

  2025年3月7日,马尔康市市场监管局检查发现某公司在气瓶充装时未按规定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关于充装单位应当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的规定。马尔康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在现场检查后数次回访企业持续跟进服务,专项开展安全培训,重点讲解充装检查、记录制度及作业人员持证要求等关键内容,及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难题。本案中,鉴于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事实并主动提供证据,且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完成整改。2025年3月31日,马尔康市综合执法局依法决定给予当事人从轻处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特种设备安全是四大安全底线之一,考验着处理好安全从严和柔性执法的关系。本案摒弃“以罚代管”传统模式,探索出“普法—整改—帮扶—回访”服务模式+“整改教育+处罚裁量”监管模式的双轨并行机制。此举不但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充分彰显了监管执法为民理念,落实践行服务型执法宗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案例五:阿坝州壤塘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案

  基本案情

  2025年2月22日,壤塘县市场监管局检查某店时,发现吧台柜内正在使用的蓝莓淋酱、香酥鸡腿腌料已超过标称的保质期,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的规定。执法人员全面检查该店食品经营环节,开展法规培训提升其合规意识,帮助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跟踪其整改情况。2025年5月23日,壤塘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决定给予当事人减轻处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6袋,并处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壤塘县市场监管局此案凸显服务型执法以柔性替代刚性的优势,推动法治与善治融合,既纠正违法行为,又通过系列服务助力商家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合规意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 。

  案例六:阿坝州九寨沟县综合执法局查处某公司销售未核准注册商品条码的商品案

  基本案情

  2024年12月6日,九寨沟县市场监管局监督检查发现,某公司销售的“坚果炒酸奶”制品的外包装上,标注的商品条码未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核准注册,该公司共购进20袋“坚果炒酸奶”,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关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未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核准注册的商品条码的规定。九寨沟县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多次向当事人解读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核心条款,结合案例阐明规范使用商品条码的重要性,针对性指导制定整改方案,全程跟踪督促整改。2025年3月13日,九寨沟县综合执法局鉴于当事人系首次违法,未引发实际危害后果,且在指导下及时完成整改、主动消除违法状态,依法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典型意义

  商品条码是商品的“数字化身份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包含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等信息,具有唯一性和全球通用性。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