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园区。近年来,全省上下在“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把园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形成了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壮大园区经济的浓厚氛围。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现陆续推送,供各地学习交流、参考借鉴。
安宁高新区: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
一、基本情况
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8年,由4个片区组成,主导产业为石化、冶金、绿色新能源电池。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49.70亿元,营业收入达1848.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有79户。
二、经验做法
一是立足资源禀赋扬优势,深耕产业赛道不动摇。立足磷(锂)矿资源丰富、区域产业协同的比较优势,用好全省绿电优势,打造石化、冶金、绿色新能源电池3条千亿级产业链,在巩固提升有色金属“老三样”、培育发展新能源电池“新三样”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征、符合安宁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抢跑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赛道,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成型起势,2024年产值达117亿元。二是聚焦链式发展强招引,推动产业图谱变实景。坚持“产业图谱+龙头牵引+链式招商”,系统推进产业链“招大引强”和产业生态“招全配齐”。紧盯龙头企业招大商。在确定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后,围绕“一块电池”的解剖图来打造产业链条,紧盯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先后引入正极、负极材料头部企业湖南裕能、杉杉科技,建成了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聚焦延链补链强招引。围绕“上下游延伸、左右岸协同”绘制招商“鱼骨图”,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构建起“丙烯—聚丙烯—BOPP薄膜”“氟硅酸钠—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多产业链生态圈;形成了金属锗材、铷铯、电子银浆等金属新材料“拳头产品”。三是聚焦企业感受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招商。抓机制创新。大力推行3个“1%工作法”(即但凡招商有1%的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只要项目有1%的需求,就提供100%的服务;能为企业增加1%的利润,就做出100%的工作),创新实施“5D店小二”服务制(即全程服务、审批代办、问题解决、要素保障、政策兑现“五个到位”),探索建立“3个1”服务体系(即“一个重大项目1个工作专班、1个工作联系群、1个项目施工建设作战图”),深入实施容错免责事前备案、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四证齐发”等服务机制,全面构建全要素保障服务链,推动云南杉杉项目247天建成投产,西南铜项目建设周期从25个月压缩至19个月。抓要素保障。近3年累计获批土地14530亩、林地6926亩,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面积居全省第一、达3298.94亩,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建设;全省率先推行电力线路回购,推动云南裕能(一期)等电力线路配套工程建设周期缩短50%以上;建立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集中办”。抓全程服务。专门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帮助300余家(次)企业获得信贷支持174亿元,31家企业获得奖补资金3846.84万元;免费编制《产品推荐专刊》,67家企业约400个产品实现“一书通览”;组织“企业互访·链上同行”活动,促成中石油云南石化与云南杉杉等10余家企业跨产业、跨企业协同发展;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20余家企业招聘产业工人2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近三年来累计培养输出4000余名技能人才,有效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
三、取得成效
一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工业固投377.6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由1259.88亿元增长至1723.83亿元,绝对值连续3年位居全省开发区首位,占比由7.87%提升至11.9%,入选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榜第42位,助推安宁市连续3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二是链式发展激活产业聚变。2022年以来,累计引入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省外产业到位资金320亿元;集聚了云南裕能、云南杉杉、云铜、云南滇金、云铜锌业、贵研铂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云南省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实现了“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愿景。三是优化环境促动开放招商。企业获得感和认可度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存量招商、以商招商。云南裕能投资60亿元建设一期项目后又增资8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友日久计划“带资引企”建设打造新材料包装下游产业园。据统计,2024年在安宁已投项目增资达60.5亿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