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工作迈向更高水平,近日,省自然资源厅评选出全省第三届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具体名单如下。
2024年以来,各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涌现出一批便民利企、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做法。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互学互鉴、比学赶超,推动全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工作迈向更高水平,近日,省自然资源厅评选出西安市购房人自行申请商品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等10个全省第三届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本公众号即日起逐一刊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西安市购房人自行申请商品房转移登记
“全程网办”案例
全省第三届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一等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破解购房者因办证难而引发的人员落户、子女上学、银行贷款、资产处置等民生“痛点”后,持续优化创新,在推行商品房购房人自行办证的基础上,启动全程网办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办理。
一、主要做法
(一)系统自动筛选。符合购房人自行申请转移登记的商品房项目,系统会精准识别网签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人登录“i西安”APP,拟办证房屋如果可以自行申请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该房屋即可显示在其账号名下,购房人只需选择即可。省去购房人自行查询、核对、判定拟办证房屋是否符合自行申请办证条件,节省了办事时间,简化了办事程序,提升了自行申请工作便利度。
(二)自行在线申请。符合条件的购房人通过实名认证,登录“i西安”APP(或西安市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进入不动产专区,选择需要办理转移登记的不动产,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拍照上传经网签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完税凭证,完成人脸认证及在线签名,即可发起“购房人自行申请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全程网办”在线申请。申请完成后随时关注办理进度,及时在线缴纳登记费。登记机构按购房人在线填写的邮寄信息为购房人邮寄不动产权证书。
(三)申请内容自动生成。购房人选定拟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目标不动产后,网办系统自动生成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等相关表格,精准显示不动产信息及申请人信息等,购房人只需核对确认签字即可,全程无需人工填写,避免因笔误等填写错误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节省购房人重复填写材料的时间,让网办更便捷更高效,进一步提升转移登记全程网办工作便利度。
(四)持续优化操作细节。对系统操作细节持续优化和提升,针对购房人容易出错或遗漏的地方,在上传资料环节增加参考示例图及提示信息,方便购房人按要求操作;在邮寄和缴费环节增加短信提示功能,确保购房人不遗漏相应环节;通过优化显示页面、简化系统操作,让办件进度查询更直观、更方便。通过细节调整提升全程网办的可操作性、便捷性,让群众愿意用、喜欢用。
例如:程先生和史女士共同购置了位于浐灞国际港秦汉大道的一处商品房,开发企业于2025年1月8日完成首次登记,2025年2月21日在西安市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上予以公示,属于第三十八批符合购房人自行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条件的商品房项目,购房人程先生、史女士因在外地不便前来不动产登记机构办公场所申请转移登记,二人在2025年3月3日,通过“i西安”实名认证后在线申请了转移登记,上传、邮寄了相应材料,并完成了在线缴费,于3月6日完成转移登记,3月9日购房人通过证书邮寄收到了不动产权证书,从申请到拿到不动产权证,全程实现零跑路,极大方便了当事人。
截至2025年4月,通过“i西安”申请商品房自行办证业务的使用频次达1890次,1295人通过审核,已成功为1267人发放不动产权证书。
二、取得成效
(一)“零跑路”办证,省时省力。全程网办上线之前,购房人申请商品房转移登记,需要携带商品房买卖合同、完税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在不动产登记大厅申请办理。全程网办推行之后,购房人通过线上申请、身份核验、邮寄材料、在线缴费,即可完成商品房转移登记,无需往返登记机构,无需人工填写相关申请材料,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证书到家”。依托“i西安”政务服务APP,实现线上申请、进度查询、电子证照下载“一站式”服务,实现“掌上办”全覆盖。
(二)“全天候”服务,灵活便捷。全程网办上线之前,购房人申请转移登记需要在工作日请假,前往不动产登记大厅,排队等候办理。全程网办推行以后,购房人无论身处何地、是否在工作日,均可根据自身时间,全天24小时随时随地提交申请材料,申请办理转移登记。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避免线下办事大厅排队拥挤、工作日请假等困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商品房转移登记工作便利度。
(三)“降成本”服务,多元便利。全程网办上线之前,购房人需要在工作日前往不动产登记大厅申请办理,对身处外地、行动不便等不能自己申请的购房人,还需要进行公证委托,交通、误工、委托公证等费用增加了购房人的办证成本。全程网办推行之后,购房人通过网络即可提交商品房转移登记申请,节省了购房人交通、误工、委托公证等费用,降低了购房人转移登记成本,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购房人自行申请商品房转移登记实现全程网办,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创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它让群众从“跑断腿、求人办”到“指尖办、放心办”,彰显了法治社会的进步与行政效能的提升。
在全省第三届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咸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改革实践参赛案例,以其显著的创新性、实效性与推广价值,在全省众多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二名。
洞察企业需求,研究出台政策。长期以来,传统工业厂房登记实行“整栋一证”模式,中小企业常因无力承担整栋购置成本或难以利用大额资产融资而陷入发展困境,也导致厂房部分闲置、园区土地利用率低。咸阳市局洞察企业需求,2019年启动探索,经联合相关部门深入调研论证,2022年11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出台《咸阳市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允许最小分割单元为300平方米,为全省首创。
破解融资难题,激活企业动能。分割登记赋予企业独立产权证书,使其成为闲置资源融资“金钥匙”。2023年1月,中创悦·丝路产业园一家科技企业凭借分割后的厂房成功抵押获得贷款,使濒临停滞的研发项目重获生机。截至目前,已为26家入园企业办理分割登记,其中18家凭借新产权证获得抵押贷款超1.9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形成示范效应。此项举措显著提高了厂房利用率和土地集约节约水平,企业可按需购买、灵活处置,降低了企业用地门槛和融资成本,增强了企业归属感与发展信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咸阳,其成功经验受到省级部门高度关注及《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已成为兄弟地市学习借鉴的标杆。
咸阳市局表示,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作为一项探索性改革,未来将持续总结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优化政策细则、简化办理流程,力求惠及更多市场主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登记服务动能。
岚皋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改革实践参赛案例,以其显著成效和可推广价值,在众多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该案例主要围绕群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问题,受自然条件及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县域内大多数承包地都处在陡峭山坡及沟壑两旁,加之承包土地分布较为分散,村民办理相关手续的意识淡薄等因素,现在想办理不动产权证,面对证件不齐、四界模糊、权属争议等问题时,如何补办、怎么破解成了当务之急。为解决此类问题,该局主动出击,以改革攻坚的勇气和为民服务的担当,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构建了“三认证、三协同、三步走”工作机制。打造了具有岚皋特色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切实解决了群众办证难问题,更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登记制度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迎难而上,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等举措,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本次获奖也是该局继2022年以“开拓创新有效破解城乡居民办证难题”入选全省首届不动产营商环境优秀创新案例并推广以来,再获此殊荣。
下一步,岚皋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