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雁塔法院召开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暨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雁塔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晓艳,党组成员、副院长柏小彬,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洁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雁塔法院宣传工作负责同志赵媛主持。
过去一年,雁塔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锚定“全省示范、全国一流”目标,紧扣全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全面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雁塔法院从2024年审执结的案件中梳理选取了社会关注度较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0件审判执行典型案件和10件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通过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与期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此次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审判执行案件,涉及中介服务、预付消费、企业管理、邻里关系、赡养义务、职务犯罪等社会生活重点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通过公正裁判与高效执行,清晰划定了权责边界与行为规则,向全社会传递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鲜明司法导向。
此次发布的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涉及中小企业权益保护、招投标秩序规范、科创企业护航、电商诚信经营、商业秘密保护、危困企业挽救等营商环境核心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市场主体的精准施策与创新实践,通过司法实践彰显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向全社会传递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司法信号。
答记者问
雁塔法院本次发布了十大审判执行案件和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两类典型案例,请问发布典型案例有什么现实意义?
每一个办案过程都有精彩的法治故事,每一起典型案例都是生动的普法教材。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一方面能够推动法官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深切期盼,用公正审判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的规范指引作用,让司法公平正义从“纸面条文”转化为社会能看懂、愿遵循的行为指引,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更具体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和引导作用,让公众清楚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以及违法的法律后果,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量。
雁塔法院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审判职能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能具体谈谈雁塔法院都有哪些举措吗?
近年来,雁塔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夯实法治根基,推动服务升级,为辖区发展持续注入法治新动能,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锻造司法服务“硬核实力”。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建设,设立“中小微企业立案绿色通道和自助服务区”,为企业办好事,让企业好办事。积极运用“金融类案批量智审系统”,推动智能化、快捷化、便民化办案模式,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以上。
二是打造涉企纠纷“雁法模式”。丰富“共享法庭+”品牌集群内涵,建立“无讼社(园)区”长效机制。通过“法企直通车”,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精准回应企业需求。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雁塔法院调解室”“陕西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吸纳特邀调解组织20个,线上线下调解员194名,通过特色调解将企业纠纷化解在前端。
三是擦亮知识产权“金字招牌”。唱响“赋新雁”新质生产力和“雁知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成立知识产权审判中心,开辟知产纠纷从立案到审判的“绿色通道”,充分保护了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雁塔法院将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让更多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司法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雁塔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全市“深化六个改革”,市委政法委“两行动、两措施”等工作部署,围绕全区“三战六攻坚”重点任务,对标全省法院“八项重点工作”,以“1863”工作法为抓手,推进“六个院”建设,深入开展我院“六强六优”活动,全面打造“最美新时代法院”,切实在“当好领头雁、走在最前列”的新征程中展现人民法院的担当作为。
市法院、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区检察院、公安雁塔分局、区司法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60余人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