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乐清市民政局开展了周期性的抽查工作,对全市13家行业协会商会(占总数10.8%)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4类不规范收费问题,清退违规资金3.6万元,推动形成“动态监管、源头防控、社会共治”的长效治理体系。

  一是检查流程标准化,实现“全周期监管”

  (1)前期筛查:依托年检系统与自查自纠报表,针对年度支出超30万元、日常监管中有投诉记录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重点关注,提升抽查精准度。

  (2)现场核查: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与“五查五看”工作法开展即时检查,即会费标是否超四档、是否经会员大会表决;票据管理是否使用社会团体会费专用票据,是否有白条与审批签字流程;收支公示,官网/公示栏是否公开年度财务报告;分支机构管理是否擅自制定收费标准;服务项目清单是否存在强制捆绑收费等五个主要方面进行审查,确保不走形式,以查促建,共筑防范城墙,提升协会治理能力。

  (3)后期跟踪:建立“整改台账销号制”,对问题协会实行“一协会一方案”,整改完成率达100%。

  二是治理手段多元化,打造“全链条防控”

  (1)年检+抽查双覆盖。将收费检查嵌入社会组织年检,对高风险行业(如燃气、物业、电动车)实行“每年必查”。

  (2)激励与约束并进。正向激励:对连续3年无违规的协会,给予年检“绿色通道”、优先承接政府项目等奖励、清廉社会组织评级。刚性约束:对整改不到位的协会,依法采取“限制评优、降低评估等级、公开曝光”等措施。依照《浙江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违规收费行为纳入社会组织信用档案,并联动纪委、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专项联合督查。

  (3)靶向培训提升能力。针对票据规范化、会费使用民主决策、服务清单管理等常见问题开设“收费合规”专题课程,2025年累计培训协会负责人180人次。

  三是协同机制立体化,构建“全社会共治”

  (1)1个专班统筹协调。民政牵头,市场监管、经信、工商联组成联合专班。

  (2)政企联动。与工商联、经信局、市场监管共建“亲清会客厅”,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解决疑难问题与企业诉求。

  (3)社会监督。设立“涉企违规收费”举报专线(0577-61880251),实行“24小时响应、7日办结反馈”机制。

  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乐清民政以“三化三全”创新工作方法为抓手在进一步深化收费治理的探索实践,是贯彻省市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集中体现,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