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鄂托克前旗十届十八次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及全旗两会精神,锚定“四区建设”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以破竹之势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方位、全周期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全力打造“满意鄂前旗”这一极具影响力的营商环境标杆,为鄂托克前旗“四区建设”提档升级年注入强劲的营商动力,特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自治区“助企行动”和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依托鄂托克前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聚焦全旗高质量发展大会任务,坚持改革创新驱动,践行“五个凡是、五个一律”和“五个一视同仁”原则,持续深化“阳光雨露”式服务理念。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智慧赋能、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1.政务服务
(1)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强化考评问效,紧盯群众关注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特别是国务院及自治区规定“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按照“有窗口、有办件、有宣传”的考核要求,深化督导调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明时限。(牵头单位:政数局)
(2)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限制,实现“跨区域通办”。建立“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受理、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模式。(牵头单位:政数局)
2.工程项目报建审批
(1)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智能审批助手。通过运用图像文本识别等先进智能技术,能够自动提取企业提交的信息和上传附件中的关键数据,系统执行智能比对和校验,迅速而准确地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实现“AI预审+人工复核”的全新审批模式,为政务服务升级注入强劲动力。(牵头单位:住建局)
(2)及时捋清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办理进度,提前介入,尽可能减少审批时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不耽误项目进度。建立健全项目监督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
3.不动产登记
(1)运用数字赋能,打造不动产登记“智治”建设。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水平,应用不动产+区块链技术、AI智能审批、AI在线问答等,进一步提升不动产服务水平,紧跟数字化浪潮。(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
4.商事登记
(1)全力推行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跨域迁移存在的环节繁、耗时长、跑动多、成本高等难题,全力打造企业迁移涉及事项“一次提交、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模式,将迁移、调档、变更登记三个环节合并,实现迁移事项一次办。(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二)打造公平竞争、循环畅通的市场环境
5.园区用地保障
(1)进一步拓展“标准地”改革范围。对开发区范围内除工业用地以外,商业用地也实行“标准地”出让模式。(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
6.获得水气热
(1)水气热服务前置。针对重点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变“企业申请”为“政府推送”,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旗住建局指派“项目管家”提前对接企业需求,实行“一站式”服务。(牵头单位:住建局)
7.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完善毗邻地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通报,形成强大保护合力。(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2)构建“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市场拓展”三位一体发展体系。2025年,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重点围绕牛羊肉、果蔬、奶食品三大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实施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打造2个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全流程的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文化赋能,挖掘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内涵,塑造“绿色、生态、安全”的品牌核心价值。创新数字化营销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传播矩阵,推动特色农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牵头单位:农牧和水利局)
8.获得用电
(1)破产企业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户联动办理。根据破产企业管理人及买受人意愿,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动,推行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构建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站办结的服务体系,提升破产财产处置效能。(牵头单位:供电公司 责任单位:法院、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9.政府采购
(1)实施政府采购结果和合同公示抽检通报制度。定期对政府采购结果和合同公示情况进行抽检,并对以下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中标结果发布超期、未及时公开合同、未按时备案合同的单位。对于未按规定公示或备案合同的单位,监管部门将依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处理。(牵头单位:财政局)
10.融资服务
(1)加强与企业交流互动,提升企业感受度。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加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力度,邀请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及项目情况,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助力企业快速发展。(牵头单位:财政局)
11.对外开放
(1)打造“草原村排+招商”新模式。围绕草原生态与民俗文化,推动草原文旅产业国际化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与国内知名招商服务机构、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委托其开展招商活动,精准定位目标企业,提高招商效率,助力草原文旅产业的国际化进程。(牵头单位:工信局)
12.暖城暖企
(1)持续推动“暖城.暖企”行动。制定《鄂托克前旗“助企行动”方案》,秉持“五个凡是、五个一律、五个一视同仁”服务宗旨,通过“疏堵、撑腰、赋能、减负”四大举措,全面开展助企行动。同时创新搭建“助企服务”数字化平台,采用“手机小程序+PC端”双端模式构建政企沟通桥梁,以企业诉求解决为核心,实行“问一办一结”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诉求办理在线跟踪问效,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工信和科技局、营商环境促进中心)
(2)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行动。扎实推进行动全面了解助力企业生产订单、要素保障、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融资需求等同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类情况。根据助力企业项目建设需求,协调加快前期审批手续、用工用地、环境保护等事项办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投产达效。(牵头单位:工商联)
(三)打造依法办事、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13.市场监管
(1)深化“综合查一次”监管模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检查,有效减少入企检查频次。(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2)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安全分级分类检查。根据企业存在隐患情况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级,实施“全量体检、重点抽查、主动帮扶、无事不扰”等不同等级的精准执法。压缩许可时长,在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办理中,通过对审批环节的深度梳理与流程再造,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由原来的法定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推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监管企业推广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关键信息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等。(牵头单位:应急管理局)
(3)设立上海庙公共法律服务站。在上海庙经济开发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汇聚专业法治队伍,依托“马兰枫桥”服务团和“法航”法律志愿服务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司法局)(根据公文系统司法局反馈意见修改)
(4)推进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柔性监管。开展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推行柔性执法原则,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牵头单位:农牧和水利局)
14.人力资源
(1)推进“就业促进行动”高效落实。围绕就业创业工作,畅通政策、渠道、关怀与保障。坚持以发展带动就业,深度挖掘就业潜力,积极拓宽企业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各类创业主体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稳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规模性失业风险预警和防范,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牵头单位:人社局)
15.解决商业纠纷
(1)每半年开展一次涉企案件执行专项行动。针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设立“绿色通道”,促进拖欠企业账款案件快立快执。(牵头单位:法院)
(2)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警司联调”工作模式,与司法所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同参与辖区疑难复杂纠纷调解处理,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充实“马兰义警”队伍,构建“社区民警+义警+网格员”三级调解网络,夯实企业治理根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牵头单位:公安局)
(四)打造多元供给、保障有力的社会环境
16.宜居环境
(1)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渠道,讲好“鄂前旗”营商故事。把我旗红色文化品牌、草原村排品牌、畅游鄂前旗、拾味幸福地品牌积极推广,全年外出推介交流不少于10次,通过举办草原音乐会、沙漠音乐节、书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吸引省外游客前来体验。(牵头单位:文旅局)
(2)实施旗人民医院外科病区改造升级工程。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功能优化、环境改善和服务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合理布局、优化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通过现代化、人性化的设计,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牵头单位:卫健委)
(3)实施农村牧区互助养老服务项目。通过运用智慧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发挥智慧养老指导中心作用统筹指导各镇养老服务站,为360位农村牧区居住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独居、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招募、培训“好邻里”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同时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服务及好邻里评选活动及农村牧区医养结合试点服务。(牵头单位:民政局)
(4)建设标准化建制村快递末端网点。2025年计划建成68个标准化建制村快递末端网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打造便捷的快递物流三级服务体系。(牵头单位:交通局)
(5)优化解决新生入学报名“材料多、跑动多、审查繁琐”等问题。依托大数据部门公共信息平台打通教育与公安、不动产、住建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渠道,推进信息共享、平台互通、数据互认,完成全流程新生入学“一件事”电子化信息核验,减少纸质材料和家长跑动次数。(牵头单位:教体局)
17.创新创业
(1)全力提升全旗科技创新工作质效。通过科技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三清零”、研发平台、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助力全旗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科技类项目绩效管理,规范科技类项目规范实施,提高项目监管力度。(牵头单位:工信局)
(2)实施“招才引智扩容增量”行动。围绕全旗重点项目,刚柔并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师带徒”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质。同时,实施“人才平台提档升级”行动。以人才引育、产教融合、成果转化为导向,用好现有人才科创平台载体,充分发挥人才招引、集聚作用,全力推进煤化工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加快高端载体平台建设。(牵头单位:组织部 责任单位: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工信和科技局、人社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旗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各负其责、旗区协同配合、全民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各项工作任务。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将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责任意识,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细化提升举措,加快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二)健全评估机制。各镇、各部门要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第一评价标准,健全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群众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群众关切,特别是要邀请优秀企业家开展咨询,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形成以需求促政策供给、以评估促服务优化的工作闭环。
(三)加强考核问效。旗营商环境促进中心要会同政府督查室,将各镇、各部门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营商环境绩效考核。要加强对重点领域落实成效跟踪调度,强化质量提升创优评选,将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编发简报,对推进迟缓、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
(四)营造浓厚氛围。各镇、各部门要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培训,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营商环境的能力水平。要充分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宣传,及时总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厚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氛围。
附件 鄂托克前旗聚焦企业感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四区建设”提档升级 | |||||||
序 | 环境类别 | 指标 | 具体任务 | 完成时限 | 牵头单位 | 责任领导 | 备注 |
1 | (一) | 政务服务 |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强化考评问效,紧盯群众关注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特别是国务院及自治区规定“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按照“有窗口、有办件、有宣传”的考核要求,深化督导调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明时限。 | 2025年12月30日 | 政数局 | 阿日古娜 | |
2 | 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限制,实现“跨区域通办”。建立“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受理、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模式。 | ||||||
3 | 工程项目报建审批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智能审批助手。通过运用图像文本识别等先进智能技术,能够自动提取企业提交的信息和上传附件中的关键数据,系统执行智能比对和校验,迅速而准确地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实现“AI预审+人工复核”的全新审批模式,为政务服务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 2025年12月30日 | 住建局 | 韩伟 | ||
4 | 及时捋清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办理进度,提前介入,尽可能减少审批时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不耽误项目进度。建立健全项目监督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 | 2025年12月30日 | 自然资源局 | 郭晓光 | |||
5 | 不动产登记 | 运用数字赋能,打造不动产登记“智治”建设。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水平,应用不动产+区块链技术、AI智能审批、AI在线问答等,进一步提升不动产服务水平,紧跟数字化浪潮。 | 2025年6月30日 | 自然资源局 | 韩帅 | ||
6 | 商事登记 | 全力推行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跨域迁移存在的环节繁、耗时长、跑动多、成本高等难题,全力打造企业迁移涉及事项“一次提交、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模式,将迁移、调档、变更登记三个环节合并,实现迁移事项一次办。 | 2025年6月30日 | 市场监管局 | 史伟彬 | ||
7 | (二)打造公平竞争、循环畅通的市场环境 | 园区用地保障 | 进一步拓展“标准地”改革范围。对开发区范围内除工业用地以外,商业用地也实行“标准地”出让模式。 | 2025年6月30日 | 自然资源局 | 贾晓慧 | |
8 | 获得水气热 | 水气热服务前置。针对重点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变“企业申请”为“政府推送”,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旗住建局指派“项目管家”提前对接企业需求,实行“一站式”服务。 | 2025年12月30日 | 住建局 | 谢佳佳 | ||
9 |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完善毗邻地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通报,形成强大保护合力。 | 2025年6月30日 | 市场监管局 | 杨晓琴 | ||
10 | 构建“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市场拓展”三位一体发展体系。2025年,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重点围绕牛羊肉、果蔬、奶食品三大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实施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打造2个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全流程的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文化赋能,挖掘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内涵,塑造"绿色、生态、安全"的品牌核心价值。创新数字化营销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传播矩阵,推动特色农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 2025年6月30日 | 农牧和水利局 | 高飞 | |||
11 | 获得用电 | 破产企业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户联动办理。根据破产企业管理人及买受人意愿,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动,推行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构建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站办结的服务体系,提升破产财产处置效能。 | 2025年12月30日 | 供电公司 | 高耀平 | ||
12 | 政府采购 | 实施政府采购结果和合同公示抽检通报制度。定期对政府采购结果和合同公示情况进行抽检,并对以下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中标结果发布超期、未及时公开合同、未按时备案合同的单位。对于未按规定公示或备案合同的单位,监管部门将依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处理。 | 2025年6月30日 | 财政局 | 陈树林 | ||
13 | 融资服务 | 加强与企业交流互动,提升企业感受度。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加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力度,邀请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及项目情况,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财政局 | 冯艳红 | |||
14 | 对外开放 | 打造“草原村排+招商”新模式。围绕草原生态与民俗文化,推动草原文旅产业国际化发展,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与国内知名招商服务机构、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委托其开展招商活动,精准定位目标企业,提高招商效率,助力草原文旅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 2025年6月30日 | 工信局 | 刘究维 | ||
15 | 暖城暖企 | 持续推动“暖城.暖企”行动。落实《鄂托克前旗“助企行动”方案》,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秉持“五个凡是、五个一律、五个一视同仁”服务宗旨,通过“疏堵、撑腰、赋能、减负”四大举措,全面开展助企行动。同时创新搭建“助企服务”数字化平台,采用“手机小程序+PC端”双端模式构建政企沟通桥梁,以企业诉求解决为核心,实行“问一办一结”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诉求办理在线跟踪问效,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5年12月30日 | 工信和科技局 | 慕晓阳 | ||
16 | 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行动。扎实推进行动全面了解助力企业生产订单、要素保障、产权保护、公平竞争、融资需求等同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类情况。根据助力企业项目建设需求,协调加快前期审批手续、用工用地、环境保护等事项办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投产达效。 | 2025年12月30日 | 工商联 | 哈斯高毕 | |||
17 | (三)打造依法办事、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 市场监管 | 深化“综合查一次”监管模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检查,有效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 2025年6月30日 | 市场监管局 | 罗志军 | |
18 | 市场监管 | 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安全分级分类检查。根据企业存在隐患情况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级,实施“全量体检、重点抽查、主动帮扶、无事不扰”等不同等级的精准执法。压缩许可时长,在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办理中,通过对审批环节的深度梳理与流程再造,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由原来的法定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推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监管企业推广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关键信息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等。 | 2025年6月30日 | 应急管理局 | 纪彦虎 | ||
19 | 市场监管 | 设立上海庙公共法律服务站。在上海庙经济开发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汇聚专业法治队伍,依托“马兰枫桥”服务团和“法航”法律志愿服务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 2025年6月30日 | 司法局 | 张启伟 | ||
20 | 市场监管 | 推进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柔性监管。开展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结合柔性执法原则,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 | 2025年6月30日 | 农牧和水利局 | 高飞 | ||
21 | 人力资源 | 推进“就业促进行动”高效落实。围绕就业创业工作,畅通政策、渠道、关怀与保障。坚持以发展带动就业,深度挖掘就业潜力,积极拓宽企业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各类创业主体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稳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规模性失业风险预警和防范,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 2025年12月30日 | 人社局 | 宋万生 | ||
22 | 解决商业纠纷 | 每半年开展一次涉企案件执行专项行动,针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设立“绿色通道”,促进拖欠企业账款案件快立快执。 | 2025年6月30日 | 法院 | 徐嘉敏 | ||
23 | 解决商业纠纷 |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警司联调”工作模式,与司法所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同参与辖区疑难复杂纠纷调解处理,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充实“马兰义警”队伍,构建“社区民警+义警+网格员”三级调解网络,夯实企业治理根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 2025年6月30日 | 公安局 | 刘勇 | ||
24 | (四)打造多元供给、保障有力的社会环境 | 宜居环境 | 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渠道。把我旗红色文化品牌、草原村排品牌、畅游鄂前旗、拾味幸福地品牌积极推广,全年外出推介交流不少于10次,通过举办草原音乐会、沙漠音乐节、书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吸引省外游客前来体验。 | 2025年12月30日 | 文旅局 | 吉米斯 | |
25 | 宜居环境 | 实施旗人民医院外科病区改造升级工程。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功能优化、环境改善和服务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合理布局、优化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通过现代化、人性化的设计,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 | 2025年12月30日 | 卫健委 | 希妮 | ||
26 | 宜居环境 | 实施农村牧区互助养老服务项目。通过运用“智慧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发挥智慧养老指导中心作用统筹指导各镇养老服务站,为360位农村牧区居住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独居、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招募、培训“好邻里”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同时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服务及好邻里评选活动及农村牧区医养结合试点服务。 | 2025年12月30日 | 民政局 | 嘎尔迪 | ||
27 | 宜居环境 | 建设标准化建制村快递末端网点。2025年计划建成68个标准化建制村快递末端网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打造便捷的快递物流三级服务体系。 | 2025年12月30日 | 交通局 | 布音特古斯 | ||
28 | 宜居环境 | 优化解决新生入学报名“材料多、跑动多、审查繁琐”等问题。依托大数据部门公共信息平台打通教育与公安、不动产、住建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渠道,推进信息共享、平台互通、数据互认,完成全流程新生入学“一件事”电子化信息核验,减少纸质材料和家长跑动次数。 | 2025年12月30日 | 教体局 | 朱毅宁 | ||
29 | 创新创业 | 全力提升全旗科技创新工作质效。通过科技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三清零”、研发平台、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助力全旗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科技类项目绩效管理,规范科技类项目规范实施,提高项目监管力度。 | 2025年6月30日 | 工信局 | 任欣悦 | ||
30 | 创新创业 | 实施“招才引智扩容增量”行动。围绕全旗重点项目,刚柔并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师带徒”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质。同时,实施“人才平台提档升级”行动。以人才引育、产教融合、成果转化为导向,用好现有人才科创平台载体,充分发挥人才招引、集聚作用,全力推进煤化工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加快高端载体平台建设。 | 2025年6月30日 | 组织部 | 张永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