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陵各单位:

  经县政府第六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南陵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南陵县民政局             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2月21日

  南陵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城乡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根据《芜湖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芜湖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绩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统筹发展与治理,积极探索具有南陵特色的基层治理创新路径。城乡社区普遍制定了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城乡社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广泛建立。城乡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深入开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成果。三里镇澄桥村创新农村公共建设“四自一提”治理模式,引导村民主动捐出闲置宅基地、苗木,绿化美化村庄环境,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烟墩镇霭里村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引导村民改造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农事体验等,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万兴村聚焦“两委”学法、乡贤普法、居民用法,不断丰富乡村法治建设成果,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籍山镇陵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打造“陵心聚力,向阳花开”社区工作法体系,被各级媒体报道推广。南陵城乡社区治理多项工作步入芜湖市前列,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县城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大幅提升,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实践深入推进。县社区治理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发挥显著,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效建立,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服务设施持续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超 30 平方米;农村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超过 300 平方米。

  ——服务功能深入拓展。全县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以社区为中心的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持续优化,基层公共服务更加精细便捷,服务质量、成效明显,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

  ——服务队伍不断优化。全县172 个城乡社区同步换届,“两委”班子及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层次明显提高、队伍构成更加优化合理。城乡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持续提升,基层队伍更加稳定。全面开展县级示范培训、镇级普遍集训轮训、村级以学代训,城乡社区工作者治理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深化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创建机制,积极探索开展“三社联动”“三治融合”等试点示范建设,持续激发城乡社区创新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全面树立“三全意识”、全力推进“1861”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职、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省、市各级党代会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基层治理新任务,我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服务项目数量相对有限,服务资金投入亟需加强;服务供给模式有待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格局不够完善;社区服务专业队伍不够稳定,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和数字赋能,强化多元共治、协调推进和科技支撑,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增加社区服务供给,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末,基本建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重点在“五个突出”上下功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和功能化,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突出党建引领持续化。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作用,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导、 城乡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格局。

  突出服务设施健全化。补齐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短板,优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布局,促进城乡社区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和有效辐射。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综合生活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

  突出服务手段智慧化。整合城乡社区数据资源,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提升数字技术在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居民参与等多场景中的应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构建“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

  突出服务队伍品质化。建设“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全科服务”的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作用发挥。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慈善组织、市场主体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品质化城乡社区服务。

  突出服务供给均等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扩大城乡社区服务有效供给,为民、便民、安民有效衔接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更加成熟,实现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image.png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持续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制机制

  1.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体制机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镇级党委牵头、驻镇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城乡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压紧压实镇党委责任。深化城乡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居民群众为主体,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驻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联点共建”机制,协同组织开展城乡社区服务。深入开展“社会治理强基行动”,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会主导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围绕居民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城乡社区资源,推进服务群众活动常态化。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依托“先锋驿站”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党群同心“陵距离”。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鼓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城市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

  2.优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依托城市社区统一划分综合网格,根据所辖范围、楼栋分布、人口密度、党员分布等情况,兼顾管理需求和现状,合理划分单元网格。将城市社区内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消防安全、劳动保障监察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以减负增效为导向,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促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居民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3.健全即时响应处置机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接诉即办等基层经验做法,鼓励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工作日延时开放和周六、周日常态化开放,群众关切事项应开展24小时线上服务,保留必要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完善城乡社区应急响应与常态化服务有效衔接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应急队伍培训机制,组织重大事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应对各类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探索“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矛盾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闭环管控处置流程。

  4.创新多方参与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体地位,统筹整合面向城乡社区的资金、项目等服务资源,规范镇级面向城乡社区的服务事项,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确保城乡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增强城乡社区自我服务能力,将参与社区服务融入城乡社区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鼓励居民群众服务社区、帮助邻里。整合、开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积分激励等项目化机制,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吸纳社区志愿力量、慈善资源参与城乡社区服务。鼓励城乡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质效。

  专栏 2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行动

  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着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到2025年末,每个城市社区拥有经常性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12个以上,每个农村社区拥有经常性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6个以上;至少形成5个品牌社区社会组织和品牌服务项目。

  2.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县8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服务组织(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以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困难群体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社区。

  3.创新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助等方式,逐步实现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覆盖;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室,发挥开展社区服务专业示范项目、带动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等积极作用。

  4.有序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行动。探索形成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参与、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于一体的“五社联动”社区服务体系。

  (二)夯实社区服务基础

  1.推进综合服务设施更新工程。持续推进“品质家园筑造行动”,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新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配建与建设项目实行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开展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揭榜挂帅”行动,补齐农村社区和城市老旧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全覆盖,试点推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室)与养老服务站“联建共营”,推进社区服务设施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建设,打造亲情化、人性化服务环境。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农村社区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群众举办红白喜事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综合考虑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居民参与的便利性,以及用地、建筑、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等因素,围绕5—15分钟便民生活、综合生活服务等需求,合理确定片区与社区“两级中心”配套要求,建设片区——社区“两级中心”(邻里中心、睦邻中心),打造为民、便民、利民、快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2.推进社区治理服务数智工程。打造“网络+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以网格为单元、数据为核心、信息处理为目标的信息数据资源池,形成覆盖全县、连接顺畅、信息互联、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根据“1+1+1+6+X”智慧社区总体架构,打造“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围绕“党建社区、平安社区、智治社区、效能社区、共治社区、幸福社区”六大领域功能,不断拓展数字化场景。

  专栏 3  :智慧社区建设行动

  1.围绕南陵县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需求,构建数据驱动、智慧先进、开放可拓展的“1+1+1+6+X”智慧社区总体架构:“1”套智能基础设施、“1”套数据资源体系、“1”个一体化智慧社区平台、“6”大智慧社区领域(社区党建、社区安全、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共治、社区服务)、“X”个智慧化场景应用。

  2.推进信息系统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创新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平安社区”“效能社区”“智治社区”“共治社区”“幸福社区”,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行政事务协同化、服务管理集成化、居民生活现代化,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3.先试点后推广。2023年底前,建成一个智慧社区示范样板。全面总结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并推广提升,2025年前在全县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制定我县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评估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智慧化工作模式。

  3.推进服务人才队伍雁阵工程。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换届选举,全面落实城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依法依规选优配强城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继续做好城乡社区工作者招录、培养工作,推动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 18 人以上。提高城乡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定期面向符合条件的城乡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鼓励支持城乡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等职业水平考试及参加学历教育。组织实施“全科社工”队伍建设行动,增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供给。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城乡社区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面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推进驻社区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灾害信息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教育人员、家政服务人员、就业服务专业人员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经常性招募与应急性招募相结合、社会化招募与组织化招募并举的招募机制,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组织化、规范化、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培育宣讲、文明实践、治安防范、应急、医疗、消防、救援、科技、禁毒等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

  专栏 4  :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1.开展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行动。按照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县委组织部门会同民政等有关部门对城乡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进行履职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每年集中轮训时间不少于3天;镇党委负责统筹培训其他城乡社区工作者,每两年至少集训、轮训一次。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推动建立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鼓励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任职资格专业人才报考城乡社区工作者。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技能纳入城乡社区工作培训应知应会内容,鼓励支持城乡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到2025年末,每个城市社区,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证书的社区工作者不少于3人。

  3.社区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动员组织党员、团员、公职人员、高校学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加入城乡社区志愿者队伍并且进行注册登记,优化城乡社区志愿者人才结构。加强对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指导,增强城乡社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三)推动城乡社区服务高效便捷

  1.深化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和文体服务有保障目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社区下沉。探索“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送餐上门服务”等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鼓励新老社区建设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安排幼儿托育服务建设用地,配置建设相应规模的托育设施;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优化中心村卫生室布局,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建设,倾心打造“三公里”就业圈。

  2.优化社区便民服务供给。全面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开展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完善社区基本保障类服务,鼓励发展特色休闲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承接服务事项。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入社区服务领域、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态,支持城乡社区便民商业服务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规范化发展,创新城乡商业经营模式,培育城乡社区服务品牌。推动物流配送、快递、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设施辐射符合条件的城乡社区,鼓励发展社区物业、维修、家政、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相关企业在城乡社区设置网(站)点。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便利化,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供销合作社等,强化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等服务供给。发展城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做实做深“红色物业”,强化城市社区党组织对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构建联动协作、共商事务的“四位一体”物业管理协调运行机制。开展城乡社区家庭服务,重点扶持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托育服务、家政服务、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四种服务业态。

  3.强化社区安民服务功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城乡社区制定实施务实管用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下属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民警主导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做好城市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健全完善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信访制度。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对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服务。开展安全教育,做好洪涝、地震、用气、用电、用火等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城乡社区应急服务能力,拓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推进农村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全覆盖,健全完善农村社区微型消防站(点)。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加快镇级社会工作站建设,面向城乡社区居民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以及困难群体等为重点对象,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专栏 5  :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社区固本强基行动。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城乡社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村民组)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常态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到城乡社区报到,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社区养老服务行动。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组网建设运营,支持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工作站等开展居家高龄、独居、不能自理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探访,周探访率实现 100%。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机制,城乡社区周探访率实现 100%。

  3.社区未成年人关爱行动。推动建设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50%,城乡社区儿童主任配备率达 100%。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普遍建立青年之家、校外实践教育场所,根据居民需要开设“4点半课堂”和寒暑假集中看护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4.社区助残服务行动。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政策,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通过托养、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的照护服务。

  5.社区就业服务行动。依托“就业芜优”一体化服务平台,创新打造覆盖全县城市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在全县城市社区广泛开展“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帮助服务对象在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

  6.社区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普服务行动。结合公共绿地、商业文化建筑、“两级中心”等,培育特色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开展多样化、特色化、本土化的展演展示活动。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优质服务基层行”,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科学规划布局,结合群众需求,突出服务特色。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持续上升。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高质量办好年度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开展科普进城乡社区服务活动,提升居民群众科普水平。

  7.平安社区建设行动。深入推广城市社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社区 “一村一辅警”模式,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保障,推动警务室城乡社区“两委”同址办公,加强城乡社区综治中心建设,配齐必要装备设施,开展城乡社区平安建设创建活动。

  8.法律服务社区行动。深化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确保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发展壮大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人民调解员队伍。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城乡社区创建活动。

  9.社区应急服务行动。依托城乡社区“两委”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每个城乡社区培育1名灾害信息员。探索构建在应急状态下,由城乡社区“两委”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推行应急工作的运行机制。

  10.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建立健全居民需求、服务资源、民生项目“三项清单”制度,实现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推进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四)融入长三角社区服务一体化发展

  1 .参与长三角社区服务联动对接。聚焦长三角城乡社区服务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关键词,深入推进南陵县与杭州临安区结对共建“临陵合作”。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资源共享、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放、智慧治理平台对接、社区对口见学、城乡社区工作者挂职交流、外出实训、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联动、社会工作联盟体等联动对接。落实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促进城乡社区服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

  2.参与长三角社区服务协同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城乡社区服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在城乡社区养老、救助、医疗、慈善、社会组织等领域拓展服务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大脑集群,围绕城市精准治理、惠民服务等领域,搭建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3.参与长三角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参与平安长三角建设。积极参加长三角民政论坛,学习基层治理的经典案例和先进治理经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深化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县社区治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推动部门之间工作对接、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协商解决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重大问题和重大工作。县社区治理领导小组要把规划主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统筹推进实施。各镇、城乡社区要做好具体落实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

  按规定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城乡社区组织有资金为民办事,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管理等项目。鼓励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慈善捐赠、 民办公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

  (三)优化政策供给

  制定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相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目录和准入制度,全面规范、清理城乡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推动城乡社区减负增效。推动各地探索创新城乡现代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行业(养老、家政、物业等)等的标准化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加强数字赋能社区服务的指标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