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应急局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深化,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局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工作措施报告如下:

  一、着力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

  (一)持续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开展权责清单统一规范工作,配合市编办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参考省级指导目录,经与审核组沟通,保留行政审批6项,行政处罚110项、行政强制2项,其他类权力事项7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奖励1项,建议新增行政处罚1项。并按要求在局网站进行公布。现通过动态调整后我局共有行政权力131项。

  (二)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印发《关于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及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优化审批、强化监管具体措施,着力从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建设。建立证照数据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强涉企经营电子证照归集共享,确保在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时,可直接在大数据平台上查询、校验、引用相关证照基础数据。

  (三)优化应急系统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一是按照《关于开展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准确性自查整改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围绕我局政务服务事项是否存在“服务同源问题、线上线下标准不统一问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实施主体名称表述不一致问题、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申请材料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并按时整改完毕。二是按照“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工作要求,最大程度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申报材料。对实施精准服务、坚持阳光服务、规范便民服务提出具体要求和举措,提高服务效率。目前,我局80个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是1.506个工作日,平均材料数是1.592个,其中51个行政许可类事项平均办理时限是1.647个工作日,平均材料数是1.74个。三是按照市数管局要求,全面梳理部门证照,收集证照数据,推进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完成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等电子证照制证工作,目前通过与讯飞技术沟通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申报审批平台上审批流程中新增设了“证件设定”打印、电子证照功能,实现办事人网上提交全部材料,通过物流递送纸质结果或网络送达办事人手中,让群众少跑路或者不跑路。

  二、加强公正监管,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一)健全监管规则、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落实有关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意见,优化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我局印发2021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通过抽查比例、频次和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结合,今年共联合其他部门牵头发起7项任务,共检查11家企业,配合3项检查任务,共检查21家企业,截止目前各项任务均已完成。

  (二)加强监管数据归集与治理,动态调整监管事项清单。今年共上传4条监管行为采集信息,因业务指导部门动态调整目录清单,我局目前无未覆盖清单;及时处置风险预警信号,今年我局共处理11次风险预警。

  (三)积极推进双公示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市信用办的要求,对本局“双公示”信息全面归集、规范报送、依法公开,做到今年以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六安平台上“应公尽公”,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在处罚决定做出后7个工作日内对处罚信息在信用六安平台上进行公示,截至目前今年我局共做出84次行政处罚,均已完成公示;二是有序推进信用修复,根据市信用办的关于信用修复行动的统一部署,我局对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信息,主动联系企业,协助指导企业申请修复,解答企业在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踪督促企业按时完成修复工作;三是严格实施联合惩戒,根据省应急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联合惩戒“黑名单”采集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事故调查、监督检查、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举报核查等过程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所规定的严重失信行为的,按照程序,采集上报,今年,已先后将3家企业通过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逐级上报至应急部,拟纳入安全生产联合惩戒;四是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今年,我局转发了市信用办《关于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暨信用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应急局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开展以“信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目前,我局已陆续组织在皋城广场、市科技馆和居民社区通过设立展台、发放信用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活动信息同步报送至市信用办。

  (四)严格实施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应急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制定我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二是多措并举,提高实效。多次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工作调度会,做到协调配合到位、梳理排查到位、督导抽查到位、严格执法到位。全市累计检查安全评价项目288个,下达执法文书129份,统计发现被检查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566 种。三是建章立制,规范有序。制定并印发的关于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负面清单,通过建立周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周例会制度、月调度制度,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四是稳步推进,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按照专项整治方案安排,组织开展了全覆盖检查,市级抽查,异地交叉互查,市县立案26起,涉及9个省内安全评价机构,3个省外安全评价机构。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放管服”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我局先后制定并分别以市委市政府、市委办市政府办及市安委办的名义印发《六安市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若干意见》《六安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关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等文件,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并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自备油罐及设施监管工作的通知》,对成品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制定市应急局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避免对企业重复抽查,减轻企业负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严执法、强暗查、少发文、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升服务意识,做到对安全状况好的企业“无事不扰”,集中力量监管高风险企业,减少一般化、形式化检查;印发《关于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及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通知》,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依据市信用办《关于开展企业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因事故责任处罚处理的企业定期组织修复信用,帮助企业整改落实。

  (二)保障机制。勇于肩挑重担,进一步开拓创新,加强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列入重要工作计划之一。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印发了《六安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调整“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的通知》,领导组下设综合办公室,明确了局“放管服”各工作小组和有关科室的职责分工,细化分解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动我局“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落实。

  四、存在问题

  (一)实施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面。市各县区均对辖区范围内的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能力不足。在专项整治工作中,部分执法人员在检查法定项目过程时,专业能力欠缺,检查进度缓慢,效率不高。二是部分县区工作推进缓慢。部分县区因涉及评价报告过多,人员有限,造成工作进度较慢,每一阶段未能按时做好收尾工作。

  (二)政务系统方面。应急政务系统内存在国家、省级系统与政务网未对接,市级应急部门无相关对接权限;政务网数据延迟明显,大量部门间信息共享未完全实现或更新不及时,部分材料无法网上精准核验真伪,如存在虚假材料后,后期监管难度加大,特别是应急系统政务服务事项大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责任重大。

  (三)安全监管方面。安全监管执法门类广、专业性强,执法监管人员不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中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宣传教育培训等专项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多,监管业务差异性大,具备高素质的综合监管执法人员不多,落实双随机抽查上仍存在一定难度。

  (四)信用监管方面。目前关于重点领域企业信用信息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违法行为的失信惩戒与中大型企业相比缺少合理的区分,小微企业一旦违法即面临破产风险,建议信用牵头单位能够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各地各行业进一步规范联合惩戒的实施,同时,对于跨部门联合惩戒的落实情况,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规范监管监察。对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进行进一步规范。对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强化形成监管合力。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变被动执法为主要服务,有效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通过实施精准服务、规范便民服务、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智慧政务新模式,持续推广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办事渠道,提高申报效果和审批效率。

  (三)持续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切实加强“互联网+监管”平台和掌上执法系统的应用,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执法检查等各类涉企检查的现场环节,一律通过掌上执法端录入检查结果。

  (四)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将“四送一服”工作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进企走访调研和政策宣讲,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或帮助协调解决,服务企业稳健发展。

  (五)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素养。加强监管人员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突出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和规范约束,增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