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桐乡的乌镇举行,这个安谧的江南小镇即将又一次开启的“乌镇时间”,正在聚集全球的目光。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互联网+”的触角正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引领着社会发展深刻变革,对党员干部的思维模式也产生着深远影响。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在网络时代,党员干部的思维模式顺应时代浪潮,“信息化”特点日益明显,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但面对不断拓展的网络发展需求,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能仅限于“了解互联网”这一浅显层面,要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在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物联网”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物联网作为互联网在物质方面的延伸,已成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感到,党员干部的思维模式也需要从“人与人联系”的“互联网”向“物与物联系”的“物联网”延伸。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 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物联网范畴下,“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在“互联网”的催化下,由“看不见”向“看得见”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也由“听得见看不着”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例如,在物联网时代,手机、手表、眼镜、耳机等等都成为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工具,加之信息流动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拓展到微博、微信、朋友圈,大量未经“加工”的信息直接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圈当中。网络信息的发布不仅限于几个网站,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都将至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立足于庞大的社交网络,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网上看不到”不代表群众看不到,可以说“隐蔽战线”已不在隐蔽。
 
  物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技术的牵引下,网络不仅是宣传平台,更是“生产工厂”。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笔者认为,思维模式从“互联网”延伸到“物联网”,就是要充分运用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资源,从“数据接受者”转变为“数据拥有者”与“数据服务者”。以社情民意的调查为例,党员干部应利用好网络社区、微博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各类网络渠道,积极主动地收集所属辖区的社情民意,时刻把握“第一手资料”,为工作的展开提供全面的数据基础。同时,也要有“数据即是资源”的意识,加强与群众、与企业、与上下级之间数据共享,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为促进生产、提高效率、加快工作等提供有力支持。
 
  有人说,物联网是一个充满“智能化色彩”的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也是本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之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在工作用积极运用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将“人脑”干的“体力劳动”丢给“电脑”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谋事创业上。例如,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主体的平民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传播速度的裂变化特点,广泛搭建“微平台”,持续建设“微文化”,以“短、快、活”的“微模式”,深入拓展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组织动员、知识集散功能,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使网络成为增强活力的“驱动器”、提高效率的“倍增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抵触心理、努力自觉摒弃鸵鸟心态、自觉适应当前最先进的网络发展模式,认真学习研究掌握网络思维和工作理念,积极用“信息流”立起“风向标”,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切实以思想观念的飞跃开创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