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郑州市民张燕红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办事处阿卡迪亚社区的微信平台,医保、失业登记等事项的承办单位、办理流程、所需材料一目了然。

 
  阿卡迪亚社区的做法,只是郑州市“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郑州市文明办注重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推动互联网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互联网+郑州好人”,传递向善正能量,绿城大爱蔚然成风。黄河岸边救起数十名遇险人的王西广;已为80多万人次提供志愿服务的“老年雷锋团”的150名老年志愿者……每一位“郑州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认为,“好人现象”的产生不仅是郑州对厚重传统文化长期传承积淀的结果,更是近年来持之以恒致力于“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
 
  郑州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在网上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传颂好人、学习好人;将百姓中的好人好事在网上晒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好人就在你我身边。公众通过网络就可以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郑州市道德模范评选”“年评文明市民标兵”活动,使先进典型事迹深入人心。
 
  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大联合,市民逐渐从文化活动的旁观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互联网+我们的节日”贯穿全年,“互联网+纪念抗战主题活动”吸引网民踊跃参与。网友@策马奔腾说:用“互联网+”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在今天具有时代意义,能让抗战精神薪火相传、永不熄灭。“互联网+传统文化之我见”活动,守护文化遗产,增进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点燃市民呵护和热爱、参与和支持、建设和发展这座城市的热情。
 
  “互联网+志愿服务”,助推郑州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让志愿服务精准到位。郑州市文明办累计培训网络平台管理员1200余人,对“志愿郑州”网络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对全市71万名志愿者实行数字化网络管理。志愿者通过“志愿郑州”,发起、认购志愿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处处有项目、时时可认领、天天有服务”。
 
  “互联网+关爱未成年人”,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市文明办利用“互联网+”开发面向未成年人的新媒体应用实践平台,向孩子传递健康向上的各类信息。郑州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通过微信发起的“有声图书”公益活动,通过“捐出你的声音”的方式,邀请爱心人士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课本、讲故事,积累成有声图书馆,让有视觉障碍的孩子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
 
  “互联网+”,让郑州精神文明建设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借力“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融入了广大市民的生活。

  原标题:郑州:“互联网+”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