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热潮中观摩已久的东莞,逐渐在政务大数据上掀起另一波应用热潮。

 
  “应用大数据来引导规范商协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非公经济人士。”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梁应昌一语道破初衷。2015年1月,东莞市工商联就大胆作出一个决策,创建总商会的一个大数据中心,更好引导商协会发展,便于公共决策和提供服务。旋即在2015年5月,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应运而生。
 
  有些遥相呼应味道的是,同年12月,东莞市工商部门在商改后续监管探索上,也启动了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引擎,意图以分析数据背后的市场主体经营情况,从而预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尽管没有统一的数据,但是东莞的交通、信息、医疗等部门都在不约而同地试水政务大数据应用。此起彼伏的政务大数据应用,有着清晰的问题导向痕迹,其实折射出的正是大数据治国时代背景下,东莞向智慧政府转型的积极探索。
 
  走向“智慧政府”
 
  35000名个人会员,100多家商协会会员,近4年工商联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成为东莞市工商联考虑的迫切课题。
 
  不得不提的一个背景是,2015年6月,国家出台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10月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毋庸置疑,大数据治国时代已经来临。
 
  梁应昌认为,工商联迫切需要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这既是推动中小微企业在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向东莞非公经济人士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发展要求。
 
  2015年5月,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成立。这个大数据中心运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在内的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包括大数据私有云平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办公自动化平台的一体化信息系统。
 
  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是一个有着产业化功能的平台。负责中心的东莞市工商联办公室主任叶柱波说,平台更着重应用大数据提供服务,包括用政策指引企业,加强总商会和会员企业的交流;借助第三方服务企业,帮助会员企业更好开拓业务;存储各类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隐含的信息,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身为一个政务大数据平台,数据采集是最基础的工作。叶柱波说,建立自身的大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工程,没有几年时间的积累不可能实现。目前,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完成了数十家团体会员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作为东莞总商会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APP建成后将通过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推送民意调查、产品推介、实时新闻动态、政策引导、重大项目投融资等服务。“这对工商联很重要,能够显著提升总商会服务会员企业的能力”,梁应昌充满期待地说。
 
  不同于承载着高效的政企桥梁定位的市工商联,工商部门在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更多着眼对宽进的市场主体的“监管”功能。
 
  2015年12月,东莞市工商部门深入推进商改工作的征途上,公开了后续监管上的新型监管模式。这种新监管模式,重要作用就是把大量的监管资源从对市场主体登记事项的浅层次检查中解放出来,实现监管力量的重点投放,比如投入资源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正当竞争、商标广告违法等行为,深层次地有效监管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
 
  此前,我市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部门协同监管、信用约束监管和基层综合监管,构建多元共治市场监管体系。工商部门在后续监管上打造的“互联网+大数据”新监管模式,无疑将加快这一体系的构建进程。
 
  不论以政务大数据服务非公经济人士,还是在商改后续监管层面的运用,都为东莞市打造智慧型政府给出了生动注脚。随着更多职能部门在政务大数据的发力,东莞向智慧政府转型的脚步正在加大、加快。
 
  抢占管理革命高点
 
  “问题导向”,这是东莞政务大数据应用的部门屡屡提及的关键词。问题导向下的政务大数据应用,就有着更明确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2015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管,提高行政效能。会议提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庞大的会员规模,有限的人力,新常态的经济形势,让东莞市工商联不能再以传统的沟通和服务模式来对接非公经济人士。有针对性和有实用性,就成为东莞总商会大数据平台要实现的基础功能。
 
  对此,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就方向明确地以信息化成为“最高效的政企桥梁、最贴心的企业服务员”,从而实现把政府政策、商务交流合作等信息有效地直达企业家,突出工商联的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后续监管模式,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精准地监管某些存在较大可能违规的企业。这是非常清晰的问题导向监管模式。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解读称,具体而言,这种新监管模式就是在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开业一定时间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仍显示不正常的市场主体进行重点监管。而正常的市场主体,有投诉则处理,无投诉则给予其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
 
  从东莞公布的《大数据行动计划(2015-2016年)》,可看出应用政务大数据的思路,经信部门建立起“全市重点企业服务及运行监测平台”,推动企业大数据管理;石龙、横沥等镇街先行先试开展大数据管理应用,等等。
 
  对政务大数据在东莞的升温,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这场以大数据掀起的管理革命,在东莞中小微企业规模大,社会民生、公共服务情况复杂的现实面前,更需要政府大数据管理先行,在政府治理上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大数据管理革命,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它可让政府的决策有更多的数据做支撑,从而使决策更科学、准确。进一步来说,大数据技术能够打通信息资源壁垒,进而推动东莞更多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提升政府工作满意度。
 
  事实而言,政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区域竞争中,有助为东莞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分。
 
  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把更多资源投放到东莞,核心工作就是要使营商环境“加一”,综合成本“减一”。既使东莞营商环境比其他地区更胜一筹,又使得企业在东莞享受到比投资其他地区更低廉的成本优势。
 
  不言而喻,身处广深中心地带的东莞,有着商事主体突破了71万户、人口约800万人的市情,实行问题为导向的政务大数据应用及以实用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策略,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到新的制高点。
 
  数据“紧箍咒”待破
 
  2014年12月18日,玩转全球电商的马云来到了东莞。他身后的阿里巴巴还是一个大数据的领跑者,实施“数据分享平台”战略,大数据技术更是被他应用到阿里巴巴系。
 
  马云到东莞,也难怪会引起人们的大数据想象。因为在阿里巴巴的交易体系中,东莞是其重要货源地。2014年12月的东莞之行,是他第三次来做客,要做的是推进菜鸟网的落地。不过,菜鸟网的重要优势之一,还是阿里巴巴的数据。
 
  相对阿里巴巴长期的数据积累优势,2015年才进入政务大数据活跃期的东莞,仍然要面对一个个骨感的现实。
 
  东莞总商会大数据中心在数据采集过程当中,为了获取有用的企业信息,只能循序渐进地采集。不比其他公务行为,大数据中心不能以发文形式采集企业信息。叶柱波对此感慨地说,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采集工作,企业对大数据的接受也有个过程。“我们同样需要其他部门的数据,单纯我们自身的数据库是不够的。”
 
  相对于数据采集之困,工商部门探索的“互联网+大数据”后续监管新模式,则面临另一种数据采集现实。
 
  “互联网+大数据”后续监管新模式,需要把市场主体工商登记信息、供水、税收、社保等基础信息整合到现有协同监管平台上,通过建立的数据计算模型,用数据的关联性和合理性分析,从而解读数据背后的市场主体状况。
 
  工商部门真正要打造这种新监管模式,必须有其他部门的数据做支撑才能实现。而这个跨部门的信息整合,也并非一日可成。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直言,政务大数据不同行业、企业大数据的积累相对有限,目前真正应用政务大数据还有待时日。
 
  曾有公开报道指出,东莞各个部门掌握了大量数据,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岛”,使各部门的数据很难共享。比如企业、群众疲于奔跑在不同部门之间开证明等事项,主要就归咎于部门的数据割裂。
 
  对此,九三学社东莞市委员会综合二支社副主委王长风认为,政府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首要一步就是开放数据,开放数据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首先对政府提高效率非常有好处”。
 
  换而言之,政府部门大力发展政务大数据,进行大数据管理改革,既需要打通部门壁垒、提高行政效率,还要能及时转变思维观念,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向智慧政府转型。毋庸置疑,东莞政务大数据应用距设想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促动的改变正在发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