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北省元氏县的韩宇航,去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他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否则不予办理。无奈之下,韩宇航只好回当地派出所,开出了一张无犯罪记录鉴定证明。“作为一名普通学生,一不偷二不抢,贷款却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韩宇航对这样的要求非常不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6全国两会期间,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5%的受访者及身边人曾遭遇过“奇葩证明”。

 
  开“奇葩证明”,近年,在网上经常可以看见,比如上面所爆出的让普通学生开无犯罪记录的“奇葩证明”以及对亲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索要“活着”的证明等等。在看完这些奇葩的事情感觉荒唐可笑之后,不由令人陷入一些沉思,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开具“奇葩证明”不仅仅是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类事情上有这样的证明,而是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情都出现过这样的奇葩事情,而且是多次出现。细究其因,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在“奇葩证明”的背后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政务服务上,思想、思维的欠缺和保守以及不敢担当的问题,甚至不排除个别地方有故意刁难的情况。如何清理“奇葩证明”, 就必须要树立服务型政府观念,改变公共权力机关的管理思维。要确保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完善各种监督手段,尤其是群众监督,让权力存在于阳光下。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总理的讲话精神就要看地方政府在政务服务中结合当地实际是不是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打破陈旧的观念及制度,切实为民分忧、为民方便、为民服务。我们期待“奇葩证明”这种本身就很奇葩的事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