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智慧中国·十三五信息化发展战略巡回研讨会”在宁波市召开。大会以“网络强国与两化融合背景下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主办,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信息协会特约副会长高新民、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院院长顾德道、浙江省智慧城市专家孙谦、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施水才等多位专家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拓尔思总裁施水才以《城市一站式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思路》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文字实录:
 
  第一个就是说什么是数据资产?特别是政府的,各种数据资产,就是政府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第二个是说数据资源怎么管理?现在我们提到很多的一个概念是数据开放或开放数据,这个里面实际上就是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配置;第三个概念就是说数据资产治理,我们为了数据开放实际上要政府部门制定一整套的、完整的机制来指导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觉得需要把这些事情理清楚。
 
  政府的数据资产应用主要看三个方面:第一是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第二个就是有利于政府部门提高自己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三个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当然,这里面一个是政府职能转变迫切的需要。从内部管理的角度,用数据来提高科学决策化的水平。从统一共享的数据平台来看,是实现政府大数据的前提,没有这个那就没办法做。现在很多人口、法人、空间这些基础数据库,以及大量的行业的和专用的、专业的库,除了四大基础库外还有很多专业的库,在专业库的基础之上,还有应用库。所有这些资源,我们如何进行这些数据资产的规范和治理?
 
  第二个意思是说,我们如何把这些资产进行运营和应用。这样的能力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觉得资产质量更加可靠、运营手段更加丰富和创新合作更加便捷。
 
  从数据资产治理的整个架构来说,从规划到运营,有一系列我们设计的整体的数据资产的方案。我们在这一块儿,也就是政府资产治理这方面也做了一些解决方案,主要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有一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还有自己的应用开发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第二块就是社会管理方面,从网格化的社区管理到政府舆情的管理,从数据治理方面、从安全的认证、任务资源的交换、数据的搜索、决策等等到绩效评估,这里面我们都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案。
 
  那么数据治理对公共服务的影响呢,我们认为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个,公共环境服务更加开放化,也就是开放;第二个是公共服务方式主动化;第三个是公共服务方式个性化;第四个是公共服务体验智能化。
 
  很多专家说没有智能就没有智慧,那么实际上我们政府搞的这个项目功能都很多,为什么老百姓不爱用?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体验等等,所以我觉得数据治理对公共服务这四方面的影响很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前我们的电子政务,特别是文广都在搞电子政务评比。从发展方面看,第一个从网站群再到电子政务云再到公共服务平台,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第二个,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到资源的中心。这是信息公开更新2.0的时代,从信息更新到开放数据再到数据治理、门户网站和移动社交的应用都要清楚多了,从被动的浏览到主动的服务,这是我们讲的数据治理在政府公共服务里的一些想法。
 
  我下面想举个例子,就是今年2月份开始,我们在厦门做了个“I厦门”平台。国内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做了很多的例子,包括我们的宁波、浙江等,但是我们认为他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有很多的不足。
 
  我们从厦门信息消费这个试点来探一下,现在准备要做4000项公共服务的梳理,服务台工作量很大,现在我们做了有几百项,这个平台呢,我们在这里有一个理念就是:一个是全面感知,一个是深度整合,第三个是服务要创新,第四个是协同运作,这是我们这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四个理念。
 
  这是它的整体架构,现在最好的一点是,我们已经实现全市300万市民使用身份证来进行实名认证,这样它有很多智慧化服务就非常简单。另外,我们也构建了一个政务资源的统一交换平台,这个是比较一般的。下面就是说我们用身份证来统一认证我们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还要搞什么人力资源等等。这是这个系统平台的数据开放的平台整体架构,整个公共服务的流程是这样的。整个模式是用ESE、手机、平板、智能电视也是一种多频上网融合的概念。
 
  实际看一下里面的例子,如何体现智能?第一个就是用户模型,第二个就是业务模型,第三个感知模型,第四就是这些基础信息有一个统一认证平台提供这个实名制的服务。
 
  在用户模型方面,我们首先要有用户基础数据,如他的居住地址、调研信息、车牌号、社保、就业状态这些数据都已经有了;第二个就是业务模型,我们每一项办事都要对他这个服务对象进行属性标签,把这个时间序列所涉及到的证件、关联的机构等等绑起来;第三个就是感知模型,他根据用户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场景来感知,我们认为这三个东西搞好了就能实现一些智能、智慧的感知,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用户体验比较好,个性化,这里就是叫多维感知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梳理了大概200多项服务,还将整合4000项,工作量特别大,刚才跟顾院长聊了,这个智慧城市关键是钱从哪出,这个当时是白干的,但是他们通过别的项目给我们一些费用;第二个就是说老百姓关注的分类服务,这个我们按照互联网思维就说老百姓最关注什么,我们把它排序,分类服务从政务、生活、健康、教育、卫生、文化等等;第三个就是一次注册可以便捷享受所有的服务,以前各个系统都不是,因为以前项目信息化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也都是信息孤岛;第四是创新主动服务的机制,可以跟踪全部的过程;第五是“三网”融合信息服务,我们还吸引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下面主要是把这些东西做大,第一个就是优化平台建设;第二个是创新激励机制,就在我们做的过程中还是发现很难的,虽然是一把手在那里抓,但是各个部门基本上还是有很多的障碍;第三个就是探索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我们现在准备在厦门专门成立一个公司来运营这个东西;第四个呢就是开放惠民平台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未来电子政务我觉得都应该从一个封闭的系统走向一个开放的平台,这实际上也是互联网公司最成功的一个例子。
 
  整个“I厦门”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办事便捷、安全、智能、高效。这里是一些帐号,登陆进去所有的服务都可以,看起来舒服一点。可以用比较智能的搜索功能简单的搜索出几个东西,如妇女要做产检计划,可以按照时间轴、时间序列来做,根据她的年龄等等。另外安全我们主要是采用数字证书登录,第二个就是采用普通和高级两种认证方法来确保它的安全性。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孕妇,她要自动感知这个服务,孕妇族和妈妈族,孕妇可能要产检、妈妈更多的是要推销、或者说政府一些疫苗和学前教育,如果是有车族,提供的是更多针对他的一些特殊的服务,所以从这个上来说,从个人、家庭、社区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主动推荐各种各样的服务。另外,我们可以有一个叫做私人搜索“private search”,比如说,我查一个违章查询,登录进去,我查到的不是违章的相关信息,而直接能够告诉我“我违章了多少”,因为我登录的时候用的是我的实名。这样的话,所有的信息都有,包括我的车、我有多少物产,这样我查违章查询马上蹦出来就是我的罚款的情况,比如说我查社保,有我的社保情况,包括在线办事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你要做结婚登记,民政部门有很多,每一个市都有很多登记处,我一打结婚登记他马上知道我这个人是哪个区的,所以他直接告诉我应该到那个办事处去办这个事,这叫直达,百度搞了一个直达号、有点儿那个意思,包括遇险都可以在网上咨询。
 
  这个主要解决政府的大数据怎么用、智慧城市怎么做一些落地的东西。这个我们主要总结有三点:第一,政府门户网站从技术上要创新;第二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要通过很多大数据的分析个性化的感知;第三个就是说我们要探索一些新的突破的方法。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或者信息消费的应用还是非常复杂的,光有技术也不行,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把自己项目的经验进行整合。也希望大家多提出批评意见,我就讲这么多,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谢谢!
 
  (国脉注:文章内容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