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今天这个时代的CIO应该眼光向外,所谓的1.0时代,我们脑子里面就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还有ERP等内部的业务系统,但是今天要求我们必须看到外部的系统以及Wed2.0的应用。

  我今天主要是和大家分享CIO是如何进行战略思维,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会把CIO解释为“Career IS over”;第二问题是CIO如何能更上一层楼,更上一个台阶;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子商务公司都不是传统的贸易公司建立的,为什么很多的传统媒体转型互联网很少有成功。

  CIO如果更上一层楼?如何给自己定位呢?未来的成功的CIO,必须学会眼光向外,而不是仅仅盯住自己内部的系统,而眼光向外的核心就是互联网所产生的几乎对所有的行业正在产生的颠覆性的影响。这里面有电子商务的形态,也有媒体的形态,而且我认为未来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有媒体的缩影,比如说当当网是卖书的,但它每天大量地产生由读者写作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影响到潜在购买书的人,你说这算不算媒体行业呢?所以这就是我讲的三个问题之间的关联。

  那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CIO的自我审视——CIO在企业的地位越高,CIO就必须在企业最要害的问题上拿出自己判断和解决办法。怎么发现最关键的问题呢?如何判断IT影响业务的深度和机制呢?第一个纬度,首先看这个公司的治理机构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公司的治理机构会决定这个公司的管理历程。第二方面,你所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性是什么?这个行业的特性会决定这个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我们知道权力来自于被依赖,如果你在企业里面越有话语权,你被依赖性就越高。第三个纬度是企业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会决定企业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我们先看治理机构的问题。治理结构主要解决股东、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治理结构好的企业应该是纯粹独立的市场,治理结构的问题会带来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当公司不是纯粹市场的时候,不一定是效率优先,也不一定是成本节约优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说IT系统会增强管理或者能降低采购成本,或者其他什么功能,可能并不是领导者所希望的;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广义地认为是一个公司的政治问题。IT都是在讲创新,创新就是要有风险,谁愿意承担这样的一个风险呢?一个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对风险的考量以及决策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责任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里面不一定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可能在中国的商业中是存在的,所以治理结构的问题是对于CIO来说脑子里面必须有的概念。

  行业特性决定IT强弱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特性,因为不一定所有的行业都对IT有很高的依赖。在我这个框架里,横轴代表了这个企业或者是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本身所聚合信息的密集程度,越往右程度越高;纵轴就是这个企业业务流程处理过程当中,它所蕴含的信息的密集程度,比如说木材加工业人再多也不需要太多的IT,因为就是扛木头。而零售业是非常典型的业务流程当中信息密集度非常高的行业——要销售那么多的商品,每一种商品有自己的保质期,国有过程当中信息密度非常之高。

  而传媒行业中的报纸或杂志行业,生产过程当中的信息密集度其实很弱,但是生产的是信息产品,所以说我们做杂志的时候,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提高每篇文章里面的信息量。但是新的传媒业,比如互联网行业,就是变成了双密集度了,它的生产过程也变得很复杂,从内部的收集整理然后发布都是自己完成的,业务量非常大,对信息的依赖度也高,因此,传统的媒体行业到互联网转型很难成功,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玄机。

  金融业是双密集的行业,金融产品本身的信息含量很高,金融产品从设计到分销,然后到客户服务,这些行业都是IT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动力的源泉。通过英国航空公司的CIO的介绍,我们了解到IT是航空业最核心的东西,同时这还和整个的行业的价值的上下游有关系——比如说中国很多做出口架构型的企业,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上了IT系统,很多是因为外部合作伙伴的要求,比如说要给伙伴们供货,必须要有IT系统,必须支持条码技术等等;反过来也有一方面,有一些企业自己做的IT投资很大,却没有产生很高的价值,就是因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配置不够,使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

  企业生命周期决定IT的重要性

  第三个是公司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企业生命周期——从初创到高速发展,到成熟期,再到衰退期,各个时期的转移或者是变化,都离不开一个词,就是所谓的转型。转型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的是创新性的,有的是前瞻性的,有的还可能是危机性的,有的可能是整合性的,在不同的特点下面,对于IT系统的要求和对于新技术的投资,企业肯定会有取向。(待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