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处副处长李元荣一进入行政审批业务系统,电脑就弹出一条提示消息:“本部门有10个件超期或即将在1天后超期。”点开软件系统“督办件”一栏,李元荣看到,10个许可事项办理件的承诺期限,分别以醒目的红色提示为“0”天或“1”天。

  就在前一天,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督察处工作人员已向省药监局发出了 “督办催办”通知。“看到这些红灯,就感到不小的压力。”李元荣表示,已根据系统预警的提示,向受理环节工作人员查明办理件“搁浅”原因,并立即向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督察处书面反馈情况。

  这是四川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第二次全面升级启用之后的第5个工作日。5天内,从省到市、县,各地、各级审批部门都感受到压力——每一个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和状态受到全程监控。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3项制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考核依托。

  全程实时监控,逐环节逐岗位问责

  一个独具特色的软件系统

  2008年12月31日,我省行政效能软件系统开发、建设的主体工程竣工。放在全国范围来比较,四川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堪称一个独具特色的软件系统。

  对审批事项办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逐环节、逐岗位自动生成问责;具备省、市、县三级联网审批功能。当事人可以在当地政务服务中心申请,上级部门通过网络传递的资料完成审批;省建设厅等部分单位的业务专网与行政审批软件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从技术上保障许可事项现场办结;初步实现行政审批网上预审、网上咨询;实现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软件与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的并网、并机使用。

  这个统一操作平台的建设过程,凝聚着四川、广西两地人民的深厚友谊。

  从2008年2月开始,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工作人员先后赴省外考察学习,经过对同类软件多方论证,最终选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软件系统。得知四川的需求,广西慷慨赠送自行开发的审批监察系统。4月30日,四川省、市、县三级全面启用引进软件。

  高标准功能要求,纵横交错的需求

  一次艰巨的本土化改造提升

  引进的软件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2008年9月初,第一次升级完成,四川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本地化”;12月31日,第二次升级完成,添加更多四川特色功能,在本地化基础上实现又一次大提升。

  “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一位开发人员回忆,2008年6月8日,第一次升级开始,省政府信息处和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核心开发团队,投入了为期一月的封闭开发期。

  那段时间,20多人整天关在房间里,排除一切干扰,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干。“软件是别人开发的,首先要分析掌握开发者的思路,才能消化吸收,这本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况还要把省内软件原有的亮点和其他地方考察的先进理念添加进去”。

  软件使用对象涉及面广,需求差异大。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各有各的特点,而同级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审批工作和电子政务水平差异也比较大,省级各部门之间的业务需求也各不相同。仅在第一次升级开发过程中,核心开发团队就收到需求反馈信息500条左右。

  作为全省统一的软件平台,必须兼顾各方特点和需求——横向:涉及各个部门;纵向:涉及所有的省、市、县。需求纵横交错,每个需求的增减或调整都要征求各方意见,而每个方面的开发都是一次攻关。在第二次软件升级过程中,20人核心开发团队坐镇省政务服务中心,与审批业务人员面对面沟通,现场受理需求,现场添加、修改、完善。

  “逐环节、逐岗位自动生成问责”,是这次开发的一大特色功能。由于每个许可事项的办理环节、时限要求各异,开发人员设计了六七种方案,最终,开发难度最大但使用最方便的方案被选中:开发一个通用软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权限和实际需要,满足不同需求,灵活配置办理环节的划分、每个子环节办理时限等。

  一个充分体现四川特色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渐渐成形。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对新升级的软件平台给予积极评价。同时,新的需求和修改意见也在使用中不断产生:个人办件统计中不能反应出批量办理的数量;审批主界面最多只能显示50条记录,没有下翻页;还不能实现在镇、村业务办理;与并联审批系统整合不够深入……

  “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根据行政效能建设目标,对现有功能进一步细化、修改和完善,保障系统正常运转。将来肯定还会根据新需求对软件不断完善。”省政府办公厅信息技术处处长胥云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