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直接面向社会、服务公众,建好电子政务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但是与上级政府相比,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有其特殊性和艰巨性:一是更应突出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二是涉及的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相对落后,普及水平不高;三是财力有限等。本文拟结合江都市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工作中的实际,探讨县级政府如何在有限的财力投入下,从当地信息化现状出发,围绕服务社会的功能目标,系统地推进电子政务工作。

 

 一、以系统观念规划县级政府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政务”是目标。要实现县级政府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向社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应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层次,从外到内分别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1、电子政务的功能实现层次(外层)——“信息化”

 电子政务功能的实现并不完全由政府决定,还取决于社会对电子政务的接受能力,这与企业的产品要适应社会需求一样。因此电子政务实现程度取决于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政府各部门间和政府与社会间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互动与融合。

 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电子技术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内的组织与人员的融合构成所谓的“电子政府”,以及“电子政府”与社会上的组织与公民的结合与互动。高效的电子技术体系如果不能与行政管理体系内的组织与人员融合,只能是“死网”、“空网”;同样,如果不与所服务的社会相适应,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产生“数字鸿沟”,“IT孤岛”、“IT陷阱”等,从而失去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与目的。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电子政务作为第一抓手,担当着不断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任。

 因此,社会普遍的信息化水平是电子政务能否发挥实效的决定因素。必须把电子政务融入到社会信息化发展中,在充分认识现状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准确定位当地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技术方案与制度设计,使电子政务与全社会的信息化进入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2、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中间)层次——“数字化”

 政府如何才能向社会提供电子政务呢!这就是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就是把所有的政府工作及过程都毫无遗漏地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0和1),才能通过电子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政务。

 “数字化”一是根据不同政务的数据特点,开发各种基础数据库和各种业务软件系统,二是把过去的、现有的资料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输入到这些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中,三是今后的工作从此基于“数字化”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上进行,形成所谓“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数字化”的工作最面广量大,涉及到政府工作的基本行为模式(由“纸和笔”转变为“屏幕与键盘”),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政府的每一个公务人员都必须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进行改变。

 3、电子政务的支撑平台(基础)层次——“网络化”

 毫无疑问,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最基础的层次就是“电子”——“网络化”。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系统平台,使一切政务活动及过程都可以通过高速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电子政务“网络化”层次是目前讨论得最成熟的,本文不再赘述。显然,电子政务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化”是基础,“数字化”是核心,“信息化”是关键。只有把这“三化”都处理好,电子政务才能真正实现。

 以上是从电子政务的功能目标入手逐层分析电子政务的系统结构。之所以要按这个顺序,而不按“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顺序,是因为必须把“信息化”作为是规划电子政务的起点。当然,在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时,需要从“网络化”着手,统筹“数字化”和“信息化”,才能步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良性轨道。

 二、以系统观念指导江都市电子政务的建设

 坚持“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带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螺旋上升,良性循环,循序渐进,系统推进。”是保证我市电子政务工作在有限的财力投入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是准确把握现状,明确阶段目标;二是利用社会资源,有效降低成本;三是注重实际需求,选择简便方案;四是开展全面服务,扎实推进应用;从而既保证现有的投入充分发挥作用,又奠定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全国的大多数县级市一样,江都的电子政务工作起步于1997年。在“政府上网年”,我们坚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把工作目标定位于试验与示范,以免堕入“IT陷阱”。随着社会认识的提高,我们逐步拓展,顺势而为,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中国江都”门户网站由示范型向应用型的过渡。

 在推进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方面,我们认为应先从政府公文网上交换入手。九九年底,我们花了三万多元在电信公用网平台建成“江都市公务邮件网”试验网,进行网上公文交换。随着操作的熟练、习惯的形成,我市对“公务邮件网”进行升级,达到了安全、可靠、稳定、保密的要求,二○○一年,我市基本停发了纸质公文,在全省率先进入电子公文的时代。

 总体上看,江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突出“应用”这个中心环节和根本目标,坚持人与机、功能与需求、开发与现实的良好结合,尽管投资很少,但基本都发挥了作用。

 目前,我市又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升级。一是对公务邮件网进行升级,使其功能向两头延伸,建立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办公;二是整合政务内网与外网,实现内部办公网与门户网站信息的适时交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电子政务应用网络;三是开发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加快部门数字化和信息化步伐,逐步建立起我市电子政务体系。网络化方面,我们依然租用电信的虚拟网,零成本构建,低成本运行;系统平台上,坚持专业公司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一是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二是便于今后维护与升级。数字化方面:层层分解落实任务,要求各单位按照市电子政务统一计划,进行各自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加强督查考核,形成一整套信息开发与收集机制。

 信息化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宣传培训力度,全面培训公务人员,推进企业信息化与家庭上网工程,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二是逐步在各镇、各社区的便民服务点上配备电子政务服务终端,同时结合网吧整顿,认定一批有条件的网吧为电子政务服务点,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三是与传统的信息通讯工具相结合,建立行政短信中心,通过手机、小灵通短信与全体市民进行信息的互动等。

 三、政务的规范与创新是电子政务逐步走向成熟的前提

 电子信息技术体系与政务管理体系的融合产生“电子政府”,“电子政府”与社会的融合实现电子政务。“三化”统筹,“双向融合”,完善的电子政务才能得以实现。如前所述,即使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核心的问题在于,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系统要反映社会对政务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政务管理要按照计算机的开放、透明、标准、机械、一视同仁的处理方式来重构规范的工作流程。这既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创造开放、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也需要进行政府体制的变革。这是一个双向适应的问题,技术要针对政务,政务更要适应技术。

 电子政务又绝不是把现有的政务管理搬到计算机网络上。正如历次技术革命必然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都会发生彻底的飞跃。政府的机构、职能、性质、地位也会随之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子政务必然要顺应社会的变革不断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电子政务既要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顺应社会的变革,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顺应社会对公共的需求变化,也直接推动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按新的技术标准创新政务理念、重组政务流程、变革政府机构是最关键的核心因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