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电子政务正由服务办公的支撑工具,逐步成为促进重大改革措施贯彻实施、支撑重大问题决策研判、推动重点工作督查落实、提高服务人民群众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政府平稳运转、高效履职、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电子政务模式必然会随信息变革而升级换代。本文客观分析目前电子政务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完善政务服务、建设“智慧政务”的可行性及其相关对策。

  现状与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人类开始了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日益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信息革命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变革性的。进入新时代,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以“智慧政务”为标志的新一代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因此,如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智慧政务”,已经成为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手段。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重组、优化、再造,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制约,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包括以电子邮件方式实现文件传输、网上办理审批等业务、建立机关门户网站实现政务公开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当前,我们在电子政务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政务对社会大众来说接受程度、网上办公认识深度和广度不足,仅仅认为政府部门计算机化,只重视硬件设备投入而轻视软件开发;对公务员来说他们担心电子政务发展会影响既得利益,特别对政府管理创新支撑作用较弱,对科学决策支持水平有限,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较低,与人民群众期望和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类政务网络不能有效联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统一规范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尚未形成。加之,一些地方信息孤岛大量存在,行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数据质量隐患、潜藏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

  3.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发展和数据开放管理保障体系,致使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融合发展难,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作用的有效发挥。

  4.政务信息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上网用户数增加安全危机不断加深,各部门只注重对内网建设,而对外网安全投入却远远不够,网站公开性给黑客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旦遭遇技术干扰,将会导致公民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5.重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和进展落实全过程动态跟踪、实时督查、及时反馈、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绩效评估开展不到位,一些地方电子政务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难以完善提高和持续发展。

  6.“互联网+”要求综合掌控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多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公务员基本是管理型人才,在新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应用的集成方面,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需要。

  设想及建议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逐步实现“智慧政务”,是建设高效、快速反应系统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按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控的要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要信息资源库、重点业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逐步建立与政府履职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推动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有效服务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之一,始终坚持电子政务发展的正确原则和方向,有力引导和促进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方面发展。总的来讲,要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着力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能。二是坚持统筹整合,着力以提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主要手段,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四是坚持安全可控,着力围绕国家信息网络设施安全可控战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五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统筹规划,理顺体制机制,着力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体系、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和业务应用协调发展。

  建议之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紧盯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可考虑各地发展的不同阶段性特征,考虑分别区域、分部门、分层次有效有序有力推进。就设区市而言,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既需要与省级以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又需要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及时传导至各个县市区和基层乡镇街道,并且要将下情及时向上反映报告,其建设目标可考虑利用5年左右时间,一是全面建成符合国家规划、统一规范、基本满足需要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二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着增强;三是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高效运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四是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化能力明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网上运行全面普及;五是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在全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全市统一的智慧政务管理体系。

  建议之三,始终坚持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强化措施,整合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互促共升。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微博、自媒体等形式,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群众体验网上办事,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数据通、业务通,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状态。首先,政府要出台关于统一政务信息收集标准、数据处理标准的整体性规范文件,促进政务服务信息数据共享的标准化。其次,要按照“集中统一、整合共享、联合协同、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对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进行扩展、配置进行优化,建成包括资源目录系统、数据交换管理中心、前置管理系统、数据传输四部分组成的全国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加快推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加餐”有针对性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同域能办、异地能办,转变“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治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新型理念。

  建议之四,始终坚持电子政务依法规范管理,认真研究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将电子政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包括要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应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技术和业务标准规范,规范数据资源的采集、传输、管理、存储、开放、利用等行为,打击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整合网监、网信办、应急办等各部门安全力量,健全数据安全的应急体制,做到数据使用的可追溯、可查询,促进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建设规范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要求开展电子政务机房建设,增设网络入侵检测、防护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及网站内容安全管理系统(网站防篡改系统),加强安全监测和运维系统建设,为电子政务内、外网及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采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安全管控和运维管理水平,稳定推进智慧政务基础平台建设。

  建议之五,始终坚持部门联动、上下联合,努力形成运行顺畅、服务优质、反映快速的工作机制。在政府统筹协调的前提下,按照发展电子政务的政策要求,可由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相关电子政务项目进行专项评估,并与现有项目管理手段相衔接,作为系统运行维护和后期建设投资的重要参考,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各地区各部门从成本效益、应用效果、协同共享、安全保密、创新服务等方面提出评估指南,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自我评估;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导向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

  建议之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智慧政务”重要举措。建设一支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政务工作流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智慧政务”的重要保障。建议各级都要成立发展智慧政务工作专家组,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智慧政务建设工作;要强化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加强对机关干部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技术教育,培养和建设一支讲政治、守纪律,业务熟、技术精,素质高、本领强的专业化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队伍;加强培训交流,建立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培训机制,将信息化能力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努力实现电子政务的智慧化转型,促进政府系统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治理能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助推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责任编辑:heji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