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加以推进。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各地民政部门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积极回应“放管服”改革要求,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民政各领域纵向推进,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山东: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通过“一次办好”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发展环境,切实增强民政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对省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因事而宜、分类施策、分批公布省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2018年7月底前公布社会组织业务类“一次办好”事项清单,9月底前公布其他业务类“一次办好”事项清单。

  二是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省级大厅。根据山东省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方案,按照“一窗受理”改革要求,2018年8月底前组织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和人员入驻省级政务服务大厅。

  三是创新“一次办好”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2018年9月底前在民政救助、养老机构设立领域全面推行“一链办理”,逐项编制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

  四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继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对各类乱收费行为公开曝光、严肃处理。2018年8月底前编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五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2018年10月底前,开展清理证明“回头看”活动,12月底前完成各类繁琐环节和手续的清理工作,巩固“减证便民”成果。

  六是清理规范中介服务。2018年7月底前,托清全省民政系统具有相关技术服务资质资格的机构底数,为进一步放宽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市场准入提供数据支撑。

  七是及时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进行网上动态管理,及时修改完善,确保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网上运行的行政审批和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按承诺时限及时受理。

  八是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的要求,配合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重庆:

  深化“减证便民”专项行动

  为推进重庆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便民措施,重庆市民政系统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坚决取消各类无谓证明、循环证明,杜绝各类奇葩证明,切实为群众生活办事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一是“减证”带动“简政”。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证明事项的通知》,基层自治组织承办涉证事项在民政领域,仅保留国内公民办理收养证明、城乡低保申请人信息证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人信息证明3个事项证明,取消了结(离)婚证遗失补办事项证明,简化群众办事程序,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证明”的要求,对未纳入《保留清单》的证明事项,一律不得要求群众提供或变相提供,村(社区)一律不再出具或配合出具,切实减轻基层涉证事项负担。

  二是“便捷”倒逼“集中”。将原来分散在多个办事大厅,多个查档地点的社会救助业务,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建立了化解困难群众急难问题“绿色通道”,“一门式”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更接地气。将原来分散在村社、乡镇的婚姻登记集中在区县集中办理,在节假日实行网上预约登记,既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方便快捷了群众,上半年,全市办理预约登记1696对。市民政局行政服务中心提升网上便捷服务,民政所有审批事项开通“扫码办事”服务,只需扫一扫,事情“码上办”。

  三是“标准”助推“便民”。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全面清理、精简市本级审批事项,从13项减少到7项,精简比例46%,对保留的事项,按照标准化要求逐项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固化办理依据、承诺时限、办理流程、追责情形等要素,通过重庆民政公众信息网向社会公开。

  甘肃: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

  日前,甘肃省民政厅联合12个省直和中央在甘单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按照简化优化流程、依法合规管理、便捷高效服务、强化政策落地原则,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新动能。

  近年来,全省养老服务业持续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程度低等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养老服务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形成。为尽快破除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意见》提出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报建手续,将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项目审批(或备案)、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4个阶段,涉及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审批的有关部门,都要主动公开审批程序和时限,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加快推行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打破部门界限,压缩和理顺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推进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实现审批进程可查询。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后,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已成必然。为此,《意见》明确要提升行政监管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养老机构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指南,对养老机构行政违法案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完善养老服务价格,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合理确定,以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具体服务收费标准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推进养老领域行业自律,建立社会评估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发展。

  《意见》明确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网站建设。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对有意设立养老机构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各地要主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解释。转变运营补贴发放方式,逐步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福彩公益金对床位利用率高、服务质量优秀的机构,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根据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项目范围制定政府购买养老和医疗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培育和扶持合格供应商进入。

  福建厦门:

  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改革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登记、年检、评估工作“三个同步”。

  二是深化登记改革。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目前全市直登社会组织578家。

  三是推进网上政务。进驻市行政审批中心的审批事项均实现网上办理,实行网上申报、网上预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四是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办事清单,共梳“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事项59项。五是实行全程监管。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承诺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编辑:wa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