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委外宣办召开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主题新闻发布会。

  7月6日—7日,中共成都市委召开了十三届三次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等三个攻坚计划。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德运介绍,《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对深入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这是成都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件惠泽民众、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

94c9f9fb98344508a4cff96e59154438.jpg

66cc4ddd847a45aeb1acafd15a9ab5f3.jpg

  《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攻坚任务1

  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四个行动”创造“四个环境”

  现状

  去年,成都连续第五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每4年评选一次),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长安杯”的副省级城市。今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目标,守住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的底线。

  计划

  根据《攻坚计划》,我市相关部门接下来将认真落实市委防风险促稳定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先、系统应对、守住底线,开展“四个行动”,创造“四个环境”,打赢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一是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将突出抓好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四个方面重点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二是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健全完善群众权益保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机制,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妥善解决各类特殊群体合法利益诉求,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民心基础。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房产物业、劳资纠纷、“邻避问题”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加强网约车、互联网餐饮等新业态行业监管,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重点防范化解好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市属国企债务风险,防止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三是深入开展维护公共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平安的城市环境。将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加快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整体水平。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构建与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深入开展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综合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和动态管理,大力实施“三治一增”,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和生态环保风险。四是深入开展社区发展治理专项行动,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将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培育壮大社区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社区居民自治良好局面。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深入推进网格整合,促进网格、职责、队伍、信息平台、工作流程、数据资源融合,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攻坚任务2

  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推进线下事项由多门办理向一门通办转变

  现状

  近年来,我市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显着提升,全面建成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减证便民”经验得到国家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要求全国推广,新媒体服务群众办事大厅矩阵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办件量最多的新媒体网络理政平台。

  计划

  接下来,相关部门还将聚焦工作短板,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政务服务供给水平。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由网下向网上转变。将加快推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形成三级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查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般事项“不见面”,实现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反馈全流程上网。

  二是推进线下事项由多门办理向一门通办转变。将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健全全覆盖、普惠制企业服务体系,优化“双创”一站式服务大厅,加强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保障,探索开展“证照分离”“照后简证”改革,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推进办事程序由繁琐向简约转变。将以企业和群众办件量大的高频事项为重点,全面推行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同一事项同区通办,部分事项跨区通办,复杂事项“一次办”。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化审批系统,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智能办”。

  四是推进信息数据由分散独立向共享共用转变。加快推进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统筹建设“云、网、端、数”四位一体政务云平台,建设两级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和城市融合服务平台,完善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

  攻坚任务3

  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三天办结”

  现状

  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加快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6条,已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已与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共建高水平国别园区。但对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我市在企业开办审批、施工许可办理、双向投资管理、国际性商务配套服务等方面还比较薄弱。

  计划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紧紧抓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一是营造更加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将全面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和“三天办结”的“013”工程,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成都准入环境的满意度。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容缺后补”制度,简化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流程,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审批、告知承诺、限时办结”,大幅减少施工许可证获取时间。

  二是营造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将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拓展多元化缴税方式,全面落实减降税费政策。加快制定促进新经济发展和有效监管的政策措施,优化新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立更加便捷完善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三是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扩大资本的开放领域、优化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准入环境,对资本形成更大吸引力,把成都建成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新高地。

  四是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将构建全市市场主体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监管机制,积极争取设立市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检察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营商环境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不断强化与国际接轨水平。

责任编辑:李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