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数据的开发应用成为当前开放政府数据的重心。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数据开放层面, 而对应用层面的研究十分缺乏。梳理比较了国内外推动政府数据有效应用的三类主要模式, 以上海政府数据应用大赛“SODA”为调研对象, 发现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人才流动与合作不足、项目的落地情况不容乐观等主要问题, 进一步提出推进政府数据开发应用的若干建议, 建立从“需求侧”倒推“供给侧”的数据开放优化路径。

  开放政府数据 (OGD) 旨在推进建设开放政府, 也是挖掘政府数据价值的必由之路。2009年, 美国建立全球首个国家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 许多国家迅速跟进, 五年内先后有63个国家参与到“开放政府联盟”中, 数百个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起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海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 于2012年开通了“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 之后, 北京、佛山南海、武汉等十几个地方政府陆续开展。在国家层面, 我国将在2018年以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

  据高德纳咨询公司报告, 由于预算削减、部门主观开放意愿不强、开放程度受限等原因, 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速度自2011年开始减缓。数据开放进入到挖掘数据价值的阶段。数据开放只是初级阶段, 应用创新是更高阶段, 利用数据实现价值才是最终目标。我国政府数据开放与应用起步较晚, 特别是开放数据再利用的价值仍不清晰, 在数据实现价值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数据开放还远远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推动数据的开发应用应该成为当前开放政府数据工作的重心。

  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数据开放层面, 而对应用创新层面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开发应用中的问题, 从“需求侧”倒推数据开放的“供给侧”优化路径。以上海政府数据应用大赛“SODA”为调研对象, 调研数据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提出推进政府数据开发的若干建议。

  一、国内外推进开放政府数据应用的三大主要模式

  有研究将国外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到开放数据运动大体上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被动开放数据的阶段, 主要从1960年到2009年;第二是主动开放数据的阶段, 从2009年到2011年;第三是挖掘数据价值的阶段, 这是基于政府数据对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 从2012年才开始。可见, 推动数据的开发应用成为当前开放政府数据的重心。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政府数据生态环境建设, 从组织、机制及活动等各方面积极建立与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组织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现已形成了政府主导下分工有序、合作共赢的多方参与模式。

  (一) 政府主导推动应用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由政府主动开放公共数据, 建立开放数据制度环境, 并吸引民众和企业参与深化政府数据的创新应用。许多国家政府通过独自举办或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数据创新应用竞赛、黑客比赛等, 同时, 举办不同形式的开放数据活动, 例如项目投资、合作建立试点项目、由企业和公民参加的信息通报会、各类公务员培训、社会培训以及数据利用指导活动等。

  2009年在美国开放数据门户Data.gov上线的同一天, 阳光基金会宣布设立25000美元的奖金, 举办程序员公共数据开发大赛。参赛作品必须使用门户开放的公共数据, 可以是一个数据分析的程序, 也可以是一个数据可视化的应用, 还可以是社交网站和智能手机的插件。当时门户上只开放了47组数据, 但3个月内, 首次比赛却收到了47个开发的应用程序。自此, 纽约市每年都举办纽约市应用设计大赛, 逐渐得到了包括微软、脸书等各大公司的赞助和合作。除了举办应用大赛, 2014年,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商务部与纽约大学联合举办开放数据圆桌会议, 有20多个利用政府数据的公司和机构, 就开放政府数据的需求、可操作性等要求开展结构性对话沟通。再如“公民黑客日”活动, 希望汲取黑客们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 类似活动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大获成功。在号称“数据最为开放”的英国, 2013年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成立了“开放数据协会”, 并设立800万英磅的开放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 英国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除了提供来自政府的公共领域数据集, 也提供民众或民间机构上载数据进行开放。网络上还设置了“数据请求”链接, 用户可通过“数据请求”直接提出数据需求信息。英国还有面向公众组织的关于数据文化的展览, 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展示当今数据开放的广泛应用, 审视人在数据环境中的中心位置。

  国内的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成为政府主导应用的主要方式, 由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开放政府数据及比赛主题相关的数据, 并提供比赛所需软件、硬件环境, 设置奖项资金, 面向社会各类团体和个人, 征集数据应用创新方案和产品。自2014年上海首届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开始, 此类赛事成为国内各地推动开放政府数据与应用的典型方式。贵州、北京、广东、辽宁、杭州、济南、青岛、成都、合肥等越来越多的地区纷纷启动数据应用大赛。

  (二) 企业主导推动应用

  在企业主导推动的应用中, 企业的应用创新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试点项目、企业主动开放数据、企业投资、企业建立孵化器等方式, 推动包括政府数据在内的开放数据的技术开发, 以具体的微观数据支持政府的宏观数据蓝图。

  全球房屋出租公司Air Bnb通过公开房屋出租数据, 推出了一个实时入住信息地图, 视觉化地展现全球用户正在进行的租赁活动。Zillow是一家提供免费房地产估价服务的网站, 充分整合利用房地产相关各方数据, 是具有代表性的利用开放数据建立的数据消费模式。Next Bus公司利用公开的交通运输领域数据, 为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建立了公交车实时运行系统, 并借此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美国的第一个“智慧可持续型城市”项目是由迪比克市政府与IBM合作建立的。利用IBM物联网技术优势将城市的所有资源 (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 数字化并连接起来, 加以开发应用, 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 使城市提高智慧水平。

  英国建立了开放数据项目孵化器ODI, 其初衷就是为依靠开源或者开放数据的英国企业提供一个平台, 由企业孵化引领创新。ODI给企业寻求开放数据, 提供良好的空间、技术支持等环境, 更加关注企业通过数据的利用, 实现业务、产品、模式等创新, 发现市场和商业机遇, 推动企业成长发展。

  我国企业主导的应用通常是由企业发起, 根据自身运营需求, 利用政府开放数据并整合自身掌握的其他数据, 开发相关应用进行创新, 以满足和提升企业业务需要。高德公司将上海测绘局公布的20000多条地理位置信息用于高德地图的编制与更新, 减少了企业成本, 服务了上亿的用户。北京九州联宇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 提供公交车到站信息服务, 由于利用政府开放数据, 使其一年节省了数百万元费用。

  另外, 还有企业发起开放, 根据某主题或欲提升的企业问题, 将自身企业数据向社会开放, 通过举办数据应用大赛, 吸引公众或其他企业进行数据开发利用, 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众智模式, 向广大公众征集大数据算法和解决方案, 有利于弥补企业技术和人才不足。如华为组织的数据应用开发大赛, 华为提供大数据的开发环境, 参赛者对华为提供的海量人群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进行客户画像、数据挖掘等应用。SAS公司、中国电信、阿里巴巴、上海图书馆等都主办过类似的开放数据应用竞赛。

  (三) 公民主导推动应用

  开放政府数据使得参与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 数据的利用者存在多种类型, 除了大中型信息技术公司、初创公司等, 还有一部分是公民为主导的参与, 他们一般都技术过硬, 或者是开放数据文化的爱好者, 且来自不同背景, 通过各种社团、联盟、社群等组织形式, 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开放数据的应用, 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美国的“为美国而编程” (Code for America) , 中国台湾的“g0v” (零时政府) , 都是开放数据浪潮下的公民社群。起步于民间自底向上的力量, 公民社群从公民自身的需求出发, 去倡导并利用本地释放的开放数据, 将其作为监督政府与建设城市的工具。英国开放数据用户小组, 是由政府、企业、学术界、市民等多方代表构成的组织, 它是数据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桥梁。用户通过小组提出信息诉求, 小组将这些诉求向数据战略委员会传达, 从而确定优先开发的数据。相比较而言, 我国大陆地区在公民的主导性方面尚为欠缺。

责任编辑: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