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放管服”改革。3月15日,记者从济源市政府了解到,一场“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正在该市深入推进:以“一次办妥”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群众得便利,经济增活力。

  重点突破:从“往返跑”到“跑一次”

  去年8月,济源率先在全省启动了“一次办妥”改革。

  “将‘一次办妥’作为突破口,化碎为整、集成推进,倒逼各部门简政放权,加快‘放管服’改革。”济源市市长石迎军介绍。

  “一次办妥”,是指符合受理条件的事项,实现“一次上门”或者“零上门”办成。

  去年8月以来,济源各部门陆续公布“一次办妥”事项清单。截至今年2月,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妥”。

  对单个部门办理事项,全面实行“一次办结”,通过网络等做好事前告知,即来即办。

  对多个部门办理事项,推行“一窗制”服务,一窗受理、并联审批。

  在济源市民之家,原来21个单位的53个窗口被整合到12个平行的综合窗口。记者在这里看到,市民周艳来此办理幼儿园开园许可证,一个窗口即办结,而过去要跑四五个窗口。

  对跨行政层级办理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把服务功能下沉到镇、村(社区)。在4个试点镇,村民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理多种事项。

  流程再造:从“群众跑”到“政府跑”

  3月9日,市民邵艳萍在济源市民之家民政窗口交上材料,3分钟就办好了父母的老年优待证。

  “办事人感受到的是时间大大缩短,背后则是工作流程的显著改变。”济源市编办主任马秋红说。

  济源市发力“一次办妥”突破口的同时,同步实施了行政审批、投资审批等配套改革,以流程再造为核心,按下“放管服”改革快进键。

  先后4次对25个单位的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将投资审批环节由80个减少至50个,审批时限平均压缩180个工作日,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压缩至60天,提速近80%。

  清理规范无谓证明事项115项,精简压缩审批环节48个。将审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13.5天,审批效率提高了43.6%。

  各部门自减流程,带来的是效能提升的“物理反应”。部门之间并联审批等“化学反应”,则激发出更大潜力。

  投资项目审批中,用地许可证办理周期长。济源市规划局实施模拟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用地许可证暂缺时先办理相关手续,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互联网+”:从“大家跑”到“数据跑”

  在济源“放管服”改革过程中,部门信息不共享的弊端日益凸显,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刻不容缓。

  济源正着手建立公共数据平台和共享交换体系,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和电子档案归集,促进信息跨部门共享共认。今后不仅群众少跑路,政府部门也能提效率。

  济源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在打造“一证通办平台”,申请人无须提交资料,通过平台共享的数据、证照等即可办理各种证件。该中心主任张云红说,今后群众凭一张身份证走全市将变为现实。

  济源市政务服务网去年11月运行后,许多群众点点鼠标就能办事。

  在政务服务网进行申请两个工作日后,便收到文广新局工作人员送来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这是中石化济源石油分公司工作人员张伟的经历。截至目前,已有2.5万人次通过政务服务网办理业务,体验到了足不出户办事的便捷。

  政府权力的“减法”、创新服务的“加法”,“加”“减”出群众获得感的提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一次办妥”改革启动至今年2月,济源累计提供“一次办结”服务66.5万件。去年全市新增投资306.65亿元,同比增长18.3%。

  “济源将继续大力推进‘一次办妥’活动,全面探索‘放管服’改革,力争把济源建成审批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办事成本最低、群众获得感最佳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满怀信心地表示。

责任编辑:qinpeng